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谁也别说自己不差钱

(2009-03-27 12:04:24)
标签:

财经

分类: 定风波

前阵子郎咸平教授也在呼吁大家消费救国,他说,消费不是去买油和米,而是去买自己以前买不起的东西,或者舍不得买的东西,比如要买奢侈品,买珠宝,买好车。郎教授的这个愿望是好的,不过大部分身边的人,还是在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不由自主地降低了消费标准——对于电子商务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很多人从此培养起了网购的习惯。对于服装业来说,可能仍然是个好消息,如果奥巴马都要求美国民众买美国国货的话,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买中国国货?

 

事实上,是时候改变中国制造等于中国加工,中国品牌等于二流、山寨这样的老旧思维了。中国时尚业的确起步较晚,但是这是一个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仍有获得快速发展可能的行业。如果不相信我的判断,至少我相信凯雷的判断。

 

凯雷公司一向有着非常敏锐的观察,长于寻找自己资金有效的投入场所,在这个时候,凯雷选择向中国自有服装品牌歌力思投资1.5亿,必然是看到看到了品牌价值增长的潜力。这个时候,同样是改变风投公司进入就是要股份要上市的旧有思维的时候了。中国不少企业家都曾经说过“我们公司发展很好,一不缺钱,二不上市。”这样的话,歌力思的老板夏国新几年前也曾经说过,但是在我看来,只要不是《货币战争》中被神话过的罗斯切尔德,在这个时代,谁也不能挺直了腰板说自己真的“不差钱。”

 

一个有理想的,致力于真正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价值,梦想打造百年老店给这个商业社会留下一点什么的企业,除了需要一个有战略有理想高屋建瓴的领导者之外,更需要的,恐怕就是资金和资源了。前两年zara,H&M这两个平民时尚品牌迅速崛起,成为时尚界和企业界的奇迹,也成为经济学家们放到放大镜下面反复分析其成功商业模式的最好模本。夏国新说的没错,学ZARA很时髦,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服装品牌都号称要学ZARA,看过书的人都知道ZARA的成功之道在于它的快速反应能力,“可是,这个快速反应能力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没有想过。在我想来,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人一样,都是可以通过主观意识得到调整的,简称,练得多,反应就快了。但是夏国新说了,不,这个反应能力也是建立在资金的基础上的。ZARA在欧洲花上千万欧元建仓储物流公司,从制造工厂到仓库之间有地下铁直接连接——时间就是金钱这一句话,被ZARA用到极致,可是同时,也只有金钱才能保证它能够有时间。

 

所以,尽管过去中国企业与国际资本之间的婚配,有着许多不成功的案例,也有不少最后对簿公堂离婚了事。但是,还是希望中国企业不要因噎废食,面对国际资本的时候,不要简单地因为不差钱而say no。有时候,国际资本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资源、管理、文化、品牌增值、营销创新等全方位地支持,在国际视野、品牌理念、市场开拓和资源支持对于一个有长远愿景的公司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过去一段时间,有人误解,说是中国的纺织服装业仅仅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看不到创新力。所以,有女演员宁可去做山寨版的国外品牌礼服,可是那件礼服为什么被人看出是山寨的呢?据说是因为从面料上就差别极大。尽管颜色已经非常相近了。所以说,服装行业其实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单纯是一个从设计到加工的产业,在它的前端,还是布料的工艺,还有高技术染料、高技术工艺,在它的后端,还有企业的管理、营销、渠道和品牌打造。现在中央已经明确了,纺织工业、服装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重要的产业,是国际竞争优势行业。那么,如果我们从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来看的话,还敢说企业不缺钱,或者行业不缺钱的话吗?不缺钱的意义比较基准是看要做多大的事情。如果有一个比较好的资本介入,从资金角度来说,企业投入时可以更加加大一些,在品牌资源投入上更加放开一点。

 

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家对价钱敏感度高很多。从一个建立品牌角度来看的话,在这种环境下对品牌的考验是最尖锐的,既然这是一个注定要长足发展的行业,那么谁能在这个行业能够跑出,可能就看谁能够率先获得最充足的资源的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