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胡思乱想
(2008-11-14 21:12:46)
标签:
杂谈 |
这两天在路上,经常看到一些新修的马路两旁,都是些牙签似的银杏树,树上的叶子倒是黄灿灿的。上周去大觉寺,那两棵大银杏的叶子都已经掉得差不多了,可见山上的气温还是要稍微低一些。我前阵子经常想,北京的纬度是够的,为什么不在城市绿化上下点功夫,多种点贵一些的枫树银杏,到秋天多好看。多伦多那么乏味的城市,一到秋天都因为树的关系,变得格外迷人,韩国也是。所以最近看到这些牙签状的银杏,心里还是颇欣慰的,老跟自己说,嗯,十年以后就好看了。接下来自己心里一闪而过的念头通常是两个,一是种树跟养小孩似的,都是考验耐心的活,再怎么想明天就看到美妙成果,还得耐着性子一天天地浇水施肥。第二个念头就很忧伤,十年啊,我都是个如假包换的大妈了。真是应了那句话,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啊……
最近老有人跑老问我,知道光绪死因终于查明了么?竟然真的是他老佛爷干的啊。这个新闻我是一早就看到了,当时还以为是假新闻来着,我倒不是怀疑专家的专业知识和学术精神,纯粹是因为砒霜两字刺眼——你想想,这可是太后去毒死在位的皇帝啊,又不是杨乃武与小白菜。我是受后宫文流毒比较深的人,对于宫闱之事,总有些不切实际的文艺想法,比如我觉得毒一个皇帝,怎么都得来点象牵机这样高级别的毒药才行。砒霜,实在是太拍案惊奇感了。我一朋友说,清朝末年,世道艰难,国家办事也要考虑成本,神经性毒药需要进口,至于国产毒药,那就只能是砒霜了。我说,咱国产的不是还有鹤顶红吗。他说,仙鹤顶上那瘤子,不太可能有毒吧。我说,这应该就是一艺术化的名字,类似紫檀花梨木。最后,经过GOOGLE大法,俩没文化终于发现,原来传说中的鹤顶红跟传说中的砒霜,就是一回事。“红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种天然矿物,加工以后就是著名的砒霜。可能是因为红信石是红色的就用了鹤顶红这个名字,传说古时为官者将它藏在朝冠中,必要时用来自杀,方为可信。砷进入人体后,会和蛋白质的硫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可以阻断细胞内氧化供能的途径,使人快速缺少ATP供能死亡,和氢氰酸的作用机理类似。 ”可是,我怎么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那些个砒霜,都是白色粉末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