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故事会 |
前两天有朋友提起首都图书馆,不由想起那个高大气派的建筑,在北京的时候时常路过,却从来没有想过进去。然后我就很拽地说,这年头去什么图书馆,书店里出的新书排山倒海地来,看得我们沈宏非老师都直称这个世界好险恶了,还用去图书馆费那大劲借书看吗?能把家里买的书看完就不错了。然后我又假装很忧伤地说,这年头,国内的书价还是太便宜了,二三十块钱买本书,回家不看往书架上一扔也能装装门面,什么时候国内的书能跟国外一个价,我就发达了。对方是个好人,没揭发我说,如果国内的书能跟国外一个价,我的书就卖不了几本,一样发不了达。
借书读的习惯,真的是在国外才能有,楼下超市旁边有个社区小图书馆,因为附近华人聚居,所以也有一些中文书。在这里能看到许多香港台湾出的书,我上次长住的时候,才终于补课把亦舒的书差不多看齐了。今年去了一看,不由大喜,因为我看到了许多好眼熟的书啊,沧月的武侠,杜若的天舞系列,还有我看得太多已经抓狂的传说中穿越去康熙46年的小说们,当然,这些书,我都是在晋江上看的,在多伦多重逢晋江原创网,不异于他乡遇故知,很是值得热泪盈眶一下。
国内这几年原创网很多,我却偏爱晋江,可能是因为是我看的第一个文学网站,我是从这里开始了我漫长的追文生涯的呀,所以也一直比较习惯晋江的页面颜色和排版方式。当然,晋江的小说口味偏女性,而且很长时间以来都坚持免费政策,也因此给我一种相对更加公平和公开的感觉。刚开始的时候,似乎也没有驻站作者,我扎在里头瞎翻,经常翻着翻着,翻出一部令人爱不释手的小说来,那种惊喜的感觉最是令人难忘。后来也担心过,免费的网站,能支撑多久?我给起点中文网是交了钱了,忘了是为了看什么小说,后来唯一的收获是把鬼吹灯给看了。那时候我盛赞过起点的模式好,按字数收钱,也不贵,但是有增值服务,至少作者定期更新,不担心会变成千年大坑。当然,我很烦起点推的包月的捆绑销售策略,想看的只有一部,被硬性搭上几本不想看的,想想要为那几本也付钱,索性连这一本想看的都不看了——网上的小说,就算再喜欢,不看我也死不了不是吗?同时,我也希望晋江能一直免费下去,因为我希望网络文学的世界始终还有一块让我觉得充满了自由随性的地方,有烂文,有大坑,有惊喜,所有人来去自由。
前阵子,终于也很俗套地VIP了。记得我推荐过的韦帅望系列不?也入了VIP,又开始每天更新了。我忧伤了几天,因为我不打算再交钱了,我想固执地继续我看霸王文的生涯,因为我觉得这种感受是网络文学生命的一部分。过了几天,我突然发现在登录框上,可以选择晋江用户和盛大用户。然后我又想起我那沉睡了年余的起点帐户,似乎与盛大有关。然后,我就试着在晋江上输入了我的起点帐号——再然后,我成功了。那一刻,我很激动,不是因为我又可以在晋江上看文,而是我发现,盛大的这门生意,实在是太好了,每一个文学网站可能最终都想收钱,但是不是每一个网站都有能力做一套收费系统的,盛大的收费系统如果能覆盖全部游戏和文学网站的话,那就是一门大生意了。而事实上,打游戏的人可能会在几个网站相互流窜,看小说的也是一样,很少有人固守一个点,所以它的这个系统,也大大方便了用户。对于我来说,一向对盛大不是很有好感,在我在晋江上登录成功的那一刻,也由衷地相信了盛大的生意眼光。
前一篇:北美春运影像
后一篇:韩方明:华尔街的底根本抄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