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卖书靠吆喝

(2008-01-19 09:36:17)
标签:

文化

分类: 红楼无限
 前几天在机场书店里瞎逛,想着坐飞机无聊,买了一本刘心武解密红楼梦,看封面上印的已经是第四本了。我买过第一本,没想到他竟然已经研究到第四本了,又想起前几天我转的那篇文章里说胡适在周汝昌的文章打叉叉,心中暗想,嗯,我也买本刘老师的书,看到怒处也在上头打叉叉解气。在这本宝钗与湘云之谜的旁边,还放着一本书名极朴素的《红楼梦之谜》,某某某学术演讲录,我愚钝,没听说过这个人,随手拿起来翻了翻目录,第一讲,从琏二爷说起,第二讲,从第九回结尾说起,我立刻决定将此书收入囊中,因为我预感里面有料到。回家一看,果然。作者刘世德,是个学者,是个真正做学问的人,从版本入手的分析,有理有力,令人信服。即便有些地方,可能不见得同意他的观点,但是他的推论过程清清楚楚,所做的案头功夫跃然纸上,比起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更令人感佩。我非常同意他说的一句话,“一个美好的推测,如果它不时地存在着被驳斥和被推翻的危险,那么,它还有什么必要向读者们郑重其事地提出和推荐呢?一个美好的推测,如果它不时地存在着被驳斥和被推翻的危险,那么它还有什么理由要苦苦地坚持和不断地重复呢?”
另外,强烈推荐他写的第二讲,从第九回的结尾说起,关于秦可卿的故事,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故事缘何被删,曹雪芹究竟在考虑什么,刘世德从一句宝钗说“当日为了一个秦钟,还闹得天翻地覆”入手,从各个版本的细微差别推演曹雪芹写作修改过程的想法。我认为这是我见过的对这个问题最靠谱的解读,半夜读来,真正的口角噙香。
至于那本宝钗湘云之谜,连在上面画叉叉的兴趣都没有了。
后来推荐给朋友看,他在网上搜了半天,说找不到这本书的电子版。我说去买一本吧,绝对值得,书名叫什么什么。他说,这名字,书可怎么卖啊。
说的是,我的新书还在后期阶段,天天想着怎么在书名上搞噱头,在封面上抓眼球,生怕不打眼就被淹没在茫茫书海里了。可是有时候又觉得,买书最大的乐趣,偏偏就在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一本不起眼的书,一打开,却好像打开了一个宝库一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