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职场江湖 |
作者:沈威风
金庸大师的想象力真是非凡的,十四部书把我中华大地写的是帮派林立,各类武功自成派系,互相克制,单说少林寺那一套武学体系,虽然我对武术缺乏研究,不知道哪些是少林本来就有的功夫,哪些是金老原创,但已经足以奠定金老武学大师的地位了。不过我最佩服的人,是《射雕英雄传》里黄蓉,而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门功夫,不是花言巧语,不是智计无双,而是她跟候通海那个蠢物较量的时候,头顶一碗酒,手托两碗酒,上身稳然不动,长裙垂地,身子却如在水面飘荡一般,又似足底装了轮子滑行,以细碎脚步前趋后退,竟然一滴都洒不出来。
一碗水端平,这短短五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的很。不信你能把满满一碗水端到水平,一滴不漏,一点不斜,绕着屋子走一圈,那我就服了你了。不过我的偶像李纨却有这个本事。我细细数过一次,大观园的那个诗社,说的轰轰烈烈,无人不知,其实真正凑齐了人正儿八经一人交了一份卷子评出个优劣的,却不多。第一次起兴要起一个海棠社,李纨就说序齿我大,你们都要依我的主意,管情说了大家合意.我们七个人起社, 我和二姑娘四姑娘都不会作诗,须得让出我们三个人去.我们三个各分一件事.自己作了社长,日后的品评工作,就交给了自己。
第一社大家作海棠诗,黛玉写了四句“半卷湘帘半掩门, 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还是宝姐姐的强一些,硬是力排众议,把黛玉排了第二。
我原以为李纨既然这么说,一定是不喜欢林黛玉伤于纤巧的文风,而中意宝钗的浑然大气。谁知道过了两天大家作菊花诗,林黛玉还是一贯的忧伤,薛宝钗还是往常的淡然,不过这次她评了林黛玉的三首诗一起高中榜首。林黛玉自己都过意不去,就谦虚道,:"我那首也不好,到底伤于纤巧些."李纨又硬是说道:"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 ."
于是,我又以为李大嫂的口味这几天又变了呢,转过年大家起了一社桃花社,填了一次柳絮词,竟然又是宝钗为柳絮翻案的大作,盖过了林黛玉悲戚缠绵的小令。俗话说的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在一堆差不多水平的诗作中评出一个第一第二来,本来就不容易,但是更不容易的是,竟然一碗水端的这么平,你占一次诗魁,我作一次尊,两大才女打个平手,李大社长竟然谁也没得罪,真是佩服啊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