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Google时代企业的价值摇摆

(2005-11-23 16:12:59)

 

 

 
 
 
 
 

■沈威风 中国房地产报 2005-11-22 13:50:00 src="/inc/CMS/Click.asp?NewsID=559">

    美国人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均收入不足1000美元的国家,手机普及率却比美国还高。如果他们看过电影《手机》的话,他们会用河南口音吐出两个字——“烧包”

    近日英国的《金融时报》公布了全球财富榜,比尔·盖茨仍然位列第一,第四名是Google的两位创始人,第五名才是新闻集团的总裁。这一事实,加上比尔·盖茨在伦敦度过自己的50岁生日时,面对全球蜂拥而至的媒体说了两个生日愿望,一是自己以后会把巨额财产全部捐献给慈善机构,因为他的理想不是建立一个家族企业,而是完成一个计算机世界的构筑;二是所有的传媒终有一日都会电子化,传统媒体终将有走向灭亡的一天。而财富排行榜上,第四名Google与第五名新闻集团的财富相差了近50亿美元,这一切无疑使全世界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感觉相当尴尬。
    
    免费是无价之宝

    Google不仅仅是华尔街的宠儿,也是美国职业市场的天堂,据一位在Google供职的员工说,Google的工作环境只能用“完美”来形容。在那里工作,因为太过舒适,所以工作成为惟一的娱乐,从来没有人将工作视作压力。这个形容,可能稍有夸张,但是这的确是Google文化的一个体现。Google为员工提供一日三餐,还有免费的啤酒、小吃、沙滩排球、美式台球。如果你打算买一辆节能车,那么公司会免费送你5000美元的现金,更别提丰厚的薪水和超长的假期。如果你对你家中的小狗感觉难舍难分,那么你可以带着它一起去上班。
免费,是Google的文化,不仅仅是对它的员工,也是整个公司经营的一个原理,或者说原则。Google的两个创办人曾经向《时代周刊》透露过自己的惊人计划:将地球上所有声像资料全部搜集起来,并向网友免费开放。他们每天都在向这个目标进军,免费信箱、免费地图、免费桌面搜索软件、免费照片管理软件等,还有即将推出的免费无线上网服务、免费即时通讯服务,在线图书馆等等。

    Google今年4月份在旧金山的联合广场与周边区域,已经开始试探性提供基于WiFi技术的免费无线上网服务,该计划一旦成功,就意味着在家中、办公室、机场、咖啡馆以及任何可以想到的地方都可以上网,聊天、寻找交通线路或者在汽车汽油即将耗尽的时候尽快找到最近的加油站。

    因为从来都是坚持这样彻底的免费的原则,Google在所有人心目中维持着少见的好形象,以至于有人在看到比尔·盖茨的生日愿望的时候,忍不住出言抨击其虚伪,“我们不要你捐钱,只要你把Windows全部免费了就行了。”当然,也许对于盖茨来说,把钱捐出去是一回事,不赚钱是另外一回事。而对于Google则是完全另外一条道路,这家公司从一开始,就比别人更早地弄清楚了现代商业的内核,“给消费者以选择的自由以及享受人类科技与文明的权利,打破消费上的门槛与阶层,”这就是Google免费理论的核心。

    听起来这有些乌托邦的意思,但是这就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新商业时代的演绎——在商业上无为,在技术上有为,在无为中发掘真正的价值所在。老子从自身经历中看到了世界的无穷变化,认识到天地万物都存在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并且互相依存和转化。而Google则令人惊讶地用数字证明了,免费是无价之宝。

    一直以来人们对Google的盈利模式心存疑惑,一直以来对Google高不可攀的股价视若神话,而事实是,凭借Google Ad Sense(搜索广告)和Ad Word(关键字广告),Google一年便进账10亿美元。他们从来没有在免费项目上斤斤计较,从来没有像国内的门户网站一样,没有钱了便一个接一个关闭免费邮箱声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等到日子好过了再羞答答地重新开张。如果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商业价值,本不需要如此改弦更张,急功近利。

    价值寻求之路

    毫无疑问,传统的行销手段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希望未来的竞争能更多地表现为智慧的较量,而不是现在这样简单的低水平“硬销”。美国经济学家大卫·格莱文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企业所普遍采用的战略模型已经过时了,当企业在产品交织的市场中,为达到市场要求的灵活性和快速的组织革新而从传统的智能组织转向流程设计和战略联盟时,一个根本性的战略调整转移势在必行。如果坚持传统的制定战略的方法,那么这个方法会将企业带入一个非常可怕的险境。

    在许多传统的战略模式中,市场份额被看作是提高利润的关键,微软和一些廉价的航空公司的成功案例至今仍在证明这一点,郎咸平教授在公开的演讲中仍然在谆谆教诲民营企业,形成区域性的垄断是多么的重要。传统的战略规划者曾经建议大宇公司永远不要向英国汽车行业投资,他们能用一米高的文件数据来证明,英国的汽车市场是一个就增长和获取竞争优势来说毫无吸引力的市场。所有对杰夫·贝索斯的亚马逊网站的忠告都曾经是,“通过互联网卖书没有优势可言。”当然,现在已经没有人敢在亚马逊面前提出这样的忠告。

    坎贝尔和亚历山大在1997年就曾经说过,“成功的战略并不依赖于新的战略规划方式或者更精密研究的计划方法。成功的战略来自于管理者对两个基本点的理解,有一个清晰的、稳定的企业目的的好处以及发掘、理解和探索如何比其他公司创造更多价值这一真谛的重要性。”但是目前的情况是,有关战略规划的分析工具和方法依然统治着类似于MBA的教育和培训,而这,似乎是那些在市场中面对激烈、非传统性市场变革的经理人被毁灭的最好方式。

    比方说,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理念,是对高效作业的追求,这股遍及全球的热潮似乎才刚刚波及中国,高效能人士的多少个习惯之类的书摆在书店的入口处堵塞了交通。而此时西方学者已经发现,全面质量管理、自动化新技术的实施,业务流程的再造,对核心竞争力的强调以及最近的精益企业模式的供应链管理,目的是有效地解决在供应链中发生的浪费现象,但是对于高效能的过分强调,在很多情况下,会使企业陷入一个陷阱:似乎战略就是为了寻找更为有效的作业,而“不幸的是,事实证明,很多所谓的浪费恰恰能够给消费者提供选择,并赋予企业应变的灵活性。而仅仅靠企业内部合作建立的供应网络链条,事实证明是相当脆弱的。”

    在现代化的市场中,竞争的基础是明显的,它依赖于在顾客眼中产品是否具有卓越的价值。当然,这句话放在市场的背景上来看,并不像它读起来那么简单。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顾客,都在追寻不同的价值,甚至同样的产品,今年和去年所诉求的价值也会截然不同。某一年手提电脑的价值在于有更大的内存和更快速的处理器,而某一年,它的价值仅仅在于它比一般产品轻了50克。因此,面对最精明的顾客,最精明的企业做法是,不断地为顾客寻找更新更好的价值传送过程。

    Google在中国的价值

    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成功的企业的成功道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Google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电视台所有节目下方的一行小字“移动用户发送XX到XXXX”,CBD写字楼里一个叫Focus Media的公司把广告做进了电梯里面,甚至在出租车上短短的二十分中,我们也被迫收听了几十条广告。不论我们如果腾挪,视线都无法彻底避开那个离我们的鼻尖只有十厘米的小屏幕。美国人无法理解一个地方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单靠短信就能进账十亿,当然他们更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均收入不足1000美元的国家,手机普及率却比美国还高。如果他们看过电影《手机》的话,他们会用河南口音吐出两个字——“烧包”。 

    市场像一个巨兽,消费的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裹卷着所有的人和企业往前奔跑。在这场亢奋的狂欢中,Google宣布其在中国的策略,投入1亿美元招募最聪明的技术人才,下一步做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很明显,Google在寻找属于它的价值,培养这个价值就能培养出一个更新的更具有活力的市场,并使自己和这个市场一起成长,从此它不需要在传统的市场中在广告中哀求“请发短信到XXXX”。

    如果这一切还不够震撼,那么美国人彼德·马丁的一个观点,也许能引起你的注意。“如果说有一个对微软和英特尔长期的威胁,那么它将来自于内部。在他们的市场统治地位得到确定的时刻,来自垄断的诅咒将逐渐吞噬公司的成功。对先前所有其他产品兼容性的保留,对市场份额的神圣信心,以及对表现良好的竞争者的曲解和不屑一顾——这些都是垄断这种礼物带来的惩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好玩的旧书
后一篇:香港的夏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