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文学,很强很盛大
(2008-07-04 20:23:02)
标签:
it |
深受广大新浪博客爱戴的侯小强同学加入了盛大,成为新成立的盛大文学有限公司的CEO,新闻发布会非常热闹,用作协副主席张抗抗的话来说,各取一字,很强很盛大。
当然,小强离开新浪博客,作为新浪博客一员的我,还真是有点舍不得,非常怀念当初偶们作为小博客,给小强写命题作文(比如怀念路遥),以及集体给小强找别扭,让他一个一个热情挽留的小日子。
不过既然加盟的是我老东家盛大,特别是,实现的可以说是我作为文青+网民的一个更宏伟的理想,我觉得还是应该支持小强去盛大。
文坛有人担心,盛大懂文学吗?盛大文学,把文学和公司联系在一起,商人的本能与作家的理想会不会有冲突?其实我想从一个前员工的角度说,陈天桥本人其实一直有着宏伟的文化理想,从网上迪斯尼的最初梦想,到很早就跟新华社合作成立了出版公司,以及几年前人们曾经看不懂的对起点中文网的收购,包括也一直在寻求收购一些有原创能力的线下文化企业,这些当然不是因为盛大想在文化领域赚比网络游戏更多的钱,而是因为盛大想通过一家有实力企业的带动,从网络上振兴文化创作,给千千万万的有文学才能的网络青年一个平台。而且,让这些有创造性的作者们,能够同时取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把文学和公司联系起来,文学才能够健康发展。
而如果谁说盛大做这一切,是仅仅出于商人的逐利本能,我是绝对不同意的。众所周知,盛大的网络游戏业务利润很丰厚,而且盛大是这个领域的领跑者,盈利能力出色,也有足够的持续发展力,但是这个时候,盛大将资源向一个表面上看起来非常锦上添花的事情做出重大倾斜,并将发展网络原创文学这样的“薄利”业务,与利润丰厚的网络游戏业务同等看待,换一家公司,不是有一个热爱文学的理想,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决策,更不可能把一个曾经只有六位网友管理的cmfu,打造成如今年盈利数千万、在出版界无人不知的起点中文网。现在,以起点中文已经尝试成功的模式为核心,盛大又收购了红袖添香、晋江文学等网络原创文学网站,并且同样以起点模式,取得了健康的发展。在投资这些文学网站的最初,盛大是冒着比运营一款游戏要大得多的风险来做的。
说到未来,我本人首先非常支持无纸化阅读,首先节约纸张,是最大的最直接的环保行为(也为自己不买书找一个借口哈),其次,由于无纸化出版,极大地降低了出版成本,可以满足更多文学青年的梦想,我曾经听一个文化公司的人说,他们手上村了几千本书稿,书稿都很有质量,但是没有钱投入出版,几千个作者的梦想也就只好暂时冻结。所以,许多出版社出于经济压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每年捧红几本畅销书上,只有这样的书能够形成作者赚钱、出版社赚钱的良性循环,而对于更长尾的只能够印几千本或者一万本的书,从作者而言,呕心沥血写半年的收入显然不够生活成本,这些本来有文学创作才能的作者可能就会无奈转行做别的(我本人就是嘛)。但是在起点上,仅仅依靠网络上的收费阅读收入,收入高的作者就能达到上百万,而且同时节约了好大一片森林(少用好多纸),当真是人与社会的双赢。我固然期待盛大文学打造更多的《鬼吹灯》《盗墓》一样的网络畅销书,更大的期待,还是盛大文学能够做好长尾,让这些长尾作者们,真正让文坛从“百花齐放”做到“万紫千红”。
当然,作家是世界上最敏锐的一群人,他们早就看到了这一趋势。看到了网络出版作为社会需要的大趋势,也看到了网络出版满足长尾需求的大趋势。
我本人一直很喜欢我这个老东家的,就是盛大肯做和敢做赔钱的事,并且把赔钱的事做成了赚钱的事,赚到大钱、并且持久地赚到大钱的企业,都是因为它们满足了社会需求、为社会持续创造了价值。今天成立的盛大文学,是可以让一直苦哈哈的文字写作者们赚到了钱,可以有尊严、有乐趣、有热情地写下去,实在是我作为秦少游的后代,最感动的事了。
所以,发动所有的同学们,鼎力支持。
当然,小强离开新浪博客,作为新浪博客一员的我,还真是有点舍不得,非常怀念当初偶们作为小博客,给小强写命题作文(比如怀念路遥),以及集体给小强找别扭,让他一个一个热情挽留的小日子。

文坛有人担心,盛大懂文学吗?盛大文学,把文学和公司联系在一起,商人的本能与作家的理想会不会有冲突?其实我想从一个前员工的角度说,陈天桥本人其实一直有着宏伟的文化理想,从网上迪斯尼的最初梦想,到很早就跟新华社合作成立了出版公司,以及几年前人们曾经看不懂的对起点中文网的收购,包括也一直在寻求收购一些有原创能力的线下文化企业,这些当然不是因为盛大想在文化领域赚比网络游戏更多的钱,而是因为盛大想通过一家有实力企业的带动,从网络上振兴文化创作,给千千万万的有文学才能的网络青年一个平台。而且,让这些有创造性的作者们,能够同时取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把文学和公司联系起来,文学才能够健康发展。
而如果谁说盛大做这一切,是仅仅出于商人的逐利本能,我是绝对不同意的。众所周知,盛大的网络游戏业务利润很丰厚,而且盛大是这个领域的领跑者,盈利能力出色,也有足够的持续发展力,但是这个时候,盛大将资源向一个表面上看起来非常锦上添花的事情做出重大倾斜,并将发展网络原创文学这样的“薄利”业务,与利润丰厚的网络游戏业务同等看待,换一家公司,不是有一个热爱文学的理想,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决策,更不可能把一个曾经只有六位网友管理的cmfu,打造成如今年盈利数千万、在出版界无人不知的起点中文网。现在,以起点中文已经尝试成功的模式为核心,盛大又收购了红袖添香、晋江文学等网络原创文学网站,并且同样以起点模式,取得了健康的发展。在投资这些文学网站的最初,盛大是冒着比运营一款游戏要大得多的风险来做的。
说到未来,我本人首先非常支持无纸化阅读,首先节约纸张,是最大的最直接的环保行为(也为自己不买书找一个借口哈),其次,由于无纸化出版,极大地降低了出版成本,可以满足更多文学青年的梦想,我曾经听一个文化公司的人说,他们手上村了几千本书稿,书稿都很有质量,但是没有钱投入出版,几千个作者的梦想也就只好暂时冻结。所以,许多出版社出于经济压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每年捧红几本畅销书上,只有这样的书能够形成作者赚钱、出版社赚钱的良性循环,而对于更长尾的只能够印几千本或者一万本的书,从作者而言,呕心沥血写半年的收入显然不够生活成本,这些本来有文学创作才能的作者可能就会无奈转行做别的(我本人就是嘛)。但是在起点上,仅仅依靠网络上的收费阅读收入,收入高的作者就能达到上百万,而且同时节约了好大一片森林(少用好多纸),当真是人与社会的双赢。我固然期待盛大文学打造更多的《鬼吹灯》《盗墓》一样的网络畅销书,更大的期待,还是盛大文学能够做好长尾,让这些长尾作者们,真正让文坛从“百花齐放”做到“万紫千红”。
当然,作家是世界上最敏锐的一群人,他们早就看到了这一趋势。看到了网络出版作为社会需要的大趋势,也看到了网络出版满足长尾需求的大趋势。
我本人一直很喜欢我这个老东家的,就是盛大肯做和敢做赔钱的事,并且把赔钱的事做成了赚钱的事,赚到大钱、并且持久地赚到大钱的企业,都是因为它们满足了社会需求、为社会持续创造了价值。今天成立的盛大文学,是可以让一直苦哈哈的文字写作者们赚到了钱,可以有尊严、有乐趣、有热情地写下去,实在是我作为秦少游的后代,最感动的事了。
所以,发动所有的同学们,鼎力支持。
前一篇:如何帮比尔盖茨花掉580亿
后一篇:阿里新副总裁张蔚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