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IT评论 |
早上起来,我点了眼药水上网——不然隐形眼镜可能跌出来,果然刚上网,就看到《经济观察报》评出的“IT互联网业10大华人领袖“,这么大帽子,我还以为要评杨致远。
不如洒家我也来打打岔,说说领袖。
我也不知道leader怎么就被中文翻译成了领袖,为了省一个字,好不莫名其妙。
如果翻译成领导,顾名思义提一领,整件衣服都随之而起,提纲挈领,是为领导。
领袖就搞不懂了。提了领还要提袖,是三位一体搞平衡吗?
又或者意思是,在中国,领导必须善于做袖(作秀),才吃香吗?
或者是中国人崇拜3这个数字过了头,一个领子加上两个袖子,合了3才称心?
可是领和袖离着一米多远,分成三处,难不成领袖们都有分身术才作得了?作为善于忧天的秦人,我不禁还要想,长此以往,领袖同学的分身术不会搞到人格分裂,一分为三吧?怪不得中国古代知名的领袖们,多以人格分裂为结局。
如果是男装西式衬衫,领和袖的面料工艺倒是一致,长袍就差得远。莫非领袖一词,专指男人或者男人婆,而且还是一个穿着西装的外国翻译家给翻的?
……
这些疑点先按下不表,换到另一个角度,领和袖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作袖的境界不好,就成了抹桌子的,作领的境界不好,就成了羊肚子手巾。
领袖难当也。
所以,我谨严肃地根据我的打岔心得,归纳中国领袖和外国领袖的主要区别如下:
1)中国领袖学问深,做领袖,在外国,大多是一门牵动的艺术,在中国,则大多是一门平衡的艺术。
2)中国领袖才艺全,许多事情必须事必躬亲,比如作袖这件事。而且在许多场合,作袖比作领更重要,领才一个,袖有2个,把影响力数字化一下,你说谁重要?
3)中国领袖难度高,提领不能挈袖,提袖也不能挈袖。一起都提,又没有三只手,难也。
4)中国领袖风险大,比外国领袖面临更巨大的人格分裂的风险,外国人一分为零,中国领袖们以一分为三为起点。
5)只有一点中外相同:领袖必须熟悉干洗工艺,国内外皆然。
此文纯属打岔,实际地是觉得,从字面打岔的结果,可以理解很多中国企业管理者的短板,比如精力在维护权力、企业政治和关系平衡上多于业务上,比如不信任,不团结,事必躬亲,等等。
前一篇:马云:能成大事不怕小人
后一篇:淘宝招财进水,小马四处伸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