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正月二十五”随想

(2008-03-09 22:38:24)
标签:

岁月随想

民俗民风

杂谈

感悟随笔

文学/原创

分类: 岁月积淀
                    过“正月二十五”随想 
 

     正月二十五在全国范围内究竟有多少地方、多少人在过这个节,不可能有人说得清。这个节有什么来历、名堂和内涵,我也不知道。我知道在我的老家管这一天也叫“过十五”。(还有二月二也一样),我这个年龄的人,在世上有记忆印象才三十几年,却目睹了这个节日的渐变过程。

  •     儿时的农村,一个贫穷概括了几乎全部。当然,还有那浓郁的传统节日氛围。处在温饱线上,过节是童少年时代的渴望了,春节过完了,就盼正月十五节,正月十五节过完了,就盼着过正月二十五。二十四的下午或者晚上,就已经包好了二十五的饺子。及至二十五晨曦渐露,村村落落,家家户户鞭炮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过节嘛,当然得吃饺子。其实这个节日最亮丽的看点就是“打囤”了。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好几年已经没有看到老家打的囤了,离家远了,二十五这个节也不那么隆重,也没有空闲回老家,即使回去也不知能不能还看得到,估计也不会有多少人在打那东西了。看到囤的那些年,我却没有真正的看到“打囤”的过程。记得每年的二十四我就发狠,明天早上早起来看看父亲究竟是怎么打的囤。但是当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将我吵醒的时候,桌子上已经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饺子,院子里已经打满了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样的囤。
        囤是什么?是用柳木枝条编制的、农村用来储藏粮食的东西,像个特别大的竹篓,粗细的两三个人搂着,一人多高。在当年的农村,这个东西却是每个家庭经济情况的重要标志呢,媒人给某家女儿提亲,就专门把男家有几个囤,多么大当作一项重要内容摆出来。这不是正应了古人的那句话嘛!民以食为天。
        二十五打囤,就是用铁锨端盛着柴灰边转圈边均匀的散撒,形成的圆圈就是“囤”,还有的是许多同心圆表示大囤套小囤。圆圈里还要放上一点谷类,如玉米粒,高粱等,还有的成心的把谷粒撒在囤的外边,就是说粮食盛不了了,都流到囤外了。并且,囤侧都画着梯子,表明这粮囤很高,必须踩着梯子上去。这是多好的创意呀!过“正月二十五”随想

       父亲是个仔细人,干什么都特别讲究,认真。所以我们家打的大囤小囤相当的规范,他画得圆很圆很圆,并且线条粗细匀称,不像别人,草草应付,心到意到,粗糙随意。
  • 过“正月二十五”随想

       吃完了饺子,走出院门,就能看到胡同里以及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到处都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囤了。还有的人家把囤都打到了门外,给人以处处是粮食,处处透着富裕的美好向往,这不禁使人想起了《朝阳沟》里的一句唱词:到秋后大囤尖来小囤流。是呀,这正是劳动人民新年伊始的美好祈盼。
        这是个多么美好的节日啊!人们盼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不正和明清帝王跪拜在天坛的祈年殿、现在的人们祝福新年发财是异曲同工吗?
  •     照理说,正月二十五打囤的日子,远在他乡是游子须要回家,共同来度过这个神圣的时刻,见证这遍地是粮的美好憧憬,表达全家人的一片诚意,我如果能抽身的话,还是想法设法回家去给家里添囤的。
  • 过“正月二十五”随想

  •     可是,如今这二十五节日味儿却是越来越淡了,很多人早晨起来放挂鞭炮,中午吃顿饺子,就完事了。社会步伐加快了,过节意识淡化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只有这鞭炮声还能唤起我们这些人对二十五打囤的记忆,而对更年轻的一代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二十五对他们来说是一脸茫然了。
        趁着肚子里还有今天早上的饺子,也许是那些饺子带来的灵感吧,写下以上东西。俗话说得好:十里地不同俗。但我想同不同俗是小事,大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东西可别被丧失殆尽了,这可是几千年的文明呀,总比着什么情人节、圣诞节更中国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