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首个骨指数在人民网发布

(2015-01-20 10:19:08)
标签:

杂谈

   有幸在人民网参加117日发布的中国首个骨指数报告《汤臣倍健中国居民骨骼健康指数——2011~2013年中国骨密度状况调查报告》发布。数据显示,超过3成受检国人骨骼指数不达标。此外,本次报告发现了中国骨骼状况的“黄金海岸线”,东部沿海地区的骨健康指数最高,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降低,其中西部骨质疏松率高达11.2%。

当天,共同发布报告的姚明呼吁,三成国人“骨气”不足,中国人要硬起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授洪昭光则认为,国民需重视骨骼保健, 35岁前为骨银行里多补钙存“骨本”。

     http://ww3/large/4723153cgw1eofrm8pbe8j20yo0q0n1t.jpg

超三成国人骨量低 上海男人比西北大汉硬

“超三成国人骨量低下,西部骨质疏松率高达11.2%,50岁后半数国民骨量异常,而女性50岁后骨质疏松患病率竟超四成,”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主任、广东省营养学会秘书长朱惠莲教授表示,报告数据触目惊心,提醒社会重视与日俱增的国民骨健康问题。

据悉,2011年至今,每年汤臣倍健开出配备高端健康检测设备的“健康快车”为国人免费检测,今年根据采集的第一手骨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形成中国首个骨指数报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的骨密度T值形象换算,报告显示,全国骨健康平均分未达到及格线,31.9%国民存在骨量低下或骨质疏松问题。

从城市版图上来看,仅东部地区入围骨骼“发达地区”,其中上海骨指数排名全国第一,骨骼最硬;东北、中部地区临小康线,入围骨骼“发展中地区”而西部则成了骨骼最脆弱的区域,骨质疏松的比例高达11.2%,女性骨指数更是全国最低,而西部城市代表重庆被调查显示为全国骨骼最差城市。

“各年龄阶段民众都需重视骨健康问题”,朱惠莲介绍,报告显示35-50岁是骨量下降到危机的积累时期,也是呵护骨健康的敏感阶段。35岁之后,人开始出现骨健康“危机”,骨质疏松的人群比例从之前的1%增加到了11%50岁时,近半成国民骨量异常,呈急剧增长趋势;而到了65岁之后,超过7成人骨量异常,尤其是女性骨骼问题突出。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营养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孙明晓教授指出,地域维度、日照时间、民俗饮食文化、性别、年龄等不同都可能导致骨指数差异。因此,若想骨骼无忧,需养成终身呵护骨健康习惯,注意搭运动与营养搭配,35岁前为自己多存“骨本”。

   “广告里耳熟能详的腰酸背痛腿抽筋已经帮大家普及了缺钙的症状,但是这不是绝对的。骨质疏松也需要一些简单的评价方法让国民提早知晓个人的骨健康问题”,杨铭表示。

据悉,本次骨指数报告提供了一种简易预测患骨质疏松风险的方法。杨铭介绍,民众可以用(体重-年龄)×0.2公式计算,结果小于-1就表示有骨健康中高风险。此外,还可以根据报告中提供一张健康明了的图,直接找到自己的风险级别。

活动现场,洪昭光指出,早诊断、早预防才是对付骨质疏松的最佳办法,而对于骨骼的呵护,可以说是人一生的事业。

洪昭光建议,市民应关注自己的骨健康,中老年人可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监测,注意均衡膳食与营养,适量食用高钙食品,保持经常晒太阳以及每天适量运动。女性还可以补充大豆及其制品,也可以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补钙类及维生素D膳食营养补充剂,中老年人则可选择补充含有骨胶原的钙产品,能起到修复骨组织、改善骨质疏松症状的作用。综上,

首先要常“吃”含钙丰富的食物有这些:乳类制品、大豆制品、连骨吃的小鱼小虾、花生、核桃、芝麻糊(酱)、虾皮、带刺的小鱼、海带、黑木耳、蘑菇……食物种类多样化,要补钙,就是这么任性~~

其次要动起来适当运动不仅能帮助小朋友长高长大,还能为老年人增加骨量!

晒太阳也是补钙法宝阳光是最好的维生素D“活化剂”,经常晒太阳可促进肠道对钙、磷吸收。怕晒的MM们也无需担心,每天10分钟对皮肤损伤并不大。中老年人则可选择补充含有骨胶原的钙产品,能起到修复骨组织、改善骨质疏松症状的作用。

与好友汤臣倍健公共事务中心总监@陈特军聊天中了解到,自2011年启动至今,健康快车服务了逾47万国民,并每年定期发布《国民健康报告》。本次发布骨指数报告,希望普及骨健康知识,助力国民为骨健康存“骨”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