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级的鄙视女人,从男人动手做菜开始
(2009-08-25 17:44:43)
标签:
两性女性厨艺意大利面日本杂谈 |
最近,看到越来越多的男人主厨做菜,酒店大厨到街边小馆,无一例外,都是男人掌勺秀厨艺。一些文艺青年喜欢的杂志里,也纷纷开设男人主持的料理栏目,秀食材、秀过程、秀成品,像什么牛油酱汁玉米、三文鱼蟹籽乌冬冷面、蜂蜜芝麻烤鸡腿、腐乳香菇意大利面等好吃好看的菜,呵呵,惭愧的是,看着看着,我居然被深深诱惑了。
据说日本的厨师,在家里是不做菜的,只吃妻子或者老妈做的菜,工作和生活是完全分开的,否则正常的家庭生活反而无法维持。还有专家发现,女人跟男人去餐厅点菜也完全不同,女人一般在家里能做的菜,是绝对不会点的,她们大多青睐一些“我在家做不来”的菜;而男人正好相反,他们因为“这跟我妈妈做的口味一样”而点一些口味家常的菜。这个现象非常值得思考,会做菜的男人去餐厅,一般非常想在进餐的过程中偷点大师的厨艺;而女人好不容易去餐厅享受一下解放一下,她们基本不把学艺的事情放在首位,捎带学点小窍门激发个小灵感,她们不会太认真的研究每一道菜品。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说,最近许多日本男人在经营事业之余,一有时间便不分昼夜地做菜,而且他们还坚持一切从原料开始做起,像乌冬面以及荞麦面都是自己磨粉、和面,男人为了学做菜去上烹饪课的也不少。
看到这里,我也深有同感,最近我身边的男士也是同样,爱好厨艺做菜的人是日渐增多,他们大都比女人来势凶猛,从厨房器材发烧开始,各种性能的锅子、案板、刀具甚至锅铲、搅拌机、水壶等,都是德国名牌厨具。他们热爱食材的新鲜和正宗,传统、天然、无添加的食材是他们的最爱,做法也恢复传统,该用柴火炖的绝不用天然气,该用竹笼蒸的绝不用微波炉,改熬三遍的汤,绝不两遍完事。他们喜欢从淘宝网搜罗大量的食材和调料,自己研制,热爱的程度和对食物发自内心的欢喜,好似一个个小蔡澜和小沈宏非们在你眼前晃来晃去。
这样的阵势,让我欢喜让我忧。喜的是,男人终于肯替女人分担厨房的劳役生活了,而且厨艺精炼,大有超过女人的架势;忧的是,一旦男人掌握了厨房的主动,他们会不会不想结婚,或者不急着结婚,或是结了婚的也不见得持久?
我为什么有这么深的忧虑呢?因为女人做菜态度是日常,她们喜欢学的是“7分钟冰箱菜”“速成泡面”“15秒出炉小点心”,或者是比较艺术地用冰箱剩饭剩菜,妙笔生花,重新搞出个“紫菜冷饭团”或者“奶油土豆泥”之类哄哄厨艺白痴男人的菜,一旦男人厨艺精细起来,他们会不会说出“你这也算女人?”这样冷感的话,也并非没有可能。
如果只是要求厨艺也好,有的男人学做菜是为了童年的乡愁,还记得那个著名的普罗旺斯烩饭吗?道理是一样的,这样的男人不但要求自己,还要求自己的女人一定要做出家乡味道或者童年母亲做的拿手菜,将美好的记忆唤醒在餐桌上。有时稍微不对,他们会着急上火或者开始嫌弃身边这个总也做不出妈妈味道的女人。
总之,男人一旦学会做菜,便会对女人随便抓起什么就做什么的省事料理有所不满,对女人粗陋的不变的喂自己的方式日渐挑剔,他们不再崇拜女人顷刻就变出一碗榨菜蛋花面的神奇,也不再期待你的咸肉火腿菜饭,他们鄙视女人用剩菜翻翻花样的省功料理,他们不再觉得厨房是女人的神话。做菜的崇拜感、期待感、神秘感一旦缺失,女人头上便少了赞美的光环,男人们丰俭随意,咸淡自由以后,便会在居家生活上,变得气场强大起来。
我愿意用欧阳应霁的这段话做结尾:“烧开一锅水,下面,撒一把盐,然后利用煮面的10分钟。把准备好的材料烹饪成适量的酱汁……每次煮意大利面都是训练自己掌握时间调度物资的实战机会。能否不多不少不快不慢准确拿捏,工多艺熟越战越勇,哪怕只是一人煮两人份,都得有个专业的野心和目标,男人,本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