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美好时光
(2009-02-06 13:19:05)
标签:
美好时光怀旧感怀青春来由杂谈 |
最近,一直在看《一个人的电影》这本书。里面有段记者对霍见起导演的采访,他说:“我们生活中经常有这样一种感受,忽然有一天袭来一种怀旧情绪,这种东西人人都有,也许程度不同,有的是撕心裂肺,有的是淡然忧伤,但感觉都是对那段生命年华逝去的怀念。那段生活是你最不清晰,最朦胧的一段时间,一切都不确定。我觉得怀旧是件很美好的事,好比当时的今天,你不会觉得你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会激起你的东西,而过了之后,因为它再也不会回来了,它就变成了比较虚幻的比较艺术化的呈现,变成了你的过去,一个梦想,变成了一个不一样的东西。”
今天,我们要说的也是这个“不一样的东西。”
是的,一但在“旧”字前面加一个“怀”字,问题的性质似乎就发生了一些改变:从观点变成了态度,从客观过度到主观,从内容延伸到了形式,从文字扩展到画面。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令我心跳如水的往往是花团锦簇的时刻;令我微微眩晕的往往是怀旧的时刻——
那一年冬天,毕业实习,我去了家美术广告公司。年轻的我戴着眼镜,用发卡别了头发,坐在昏暗的画室里,苦心临摹着《簪花仕女图》。一位美丽的长腿女孩坐在我对面,埋头奋力背单词,听说她马上要出国。阳光从窗外射进,落在我的宣纸上,落在她旁边的地上。周围一片静寂。陌生的实习环境,使我紧张,无比笨拙。沉默和孤僻的天性,使我孜孜不倦地每天低头狂画不已,企图掩盖自己对新环境的尴尬和局促。
很快,圣诞节来了。公司举办盛大的圣诞晚会,大家都毫无心机地在大厅礼堂里欢闹起来。狂欢的面孔我几乎都不认识。站在闪光的柱子背后,觉得自己似乎可以折叠,可以隐藏于任何一件衣服或面料之下。和所有正在成长的女孩子一样,我窘迫得看着自己的影子,那一刻的孤独让我突然恍惚起来,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何时才能变得明朗和清晰。在柱子后面,发了一会呆。泪水夺眶而出。
那个圣诞节,深深烙进我的记忆里,使我永远不能忘怀。
青春就是这样,似乎下了某种咒语,非要我们找出一个无法到达的出口。
有人说,人们之所以热爱回忆青春,是因为除了人手一份的青春之外,他们没有更加拿得出手的东西,人们的精神能力在青春期便停滞了,而肉体能力却走上了下坡路,青春成了人生的顶点,后面的快乐最多也只是对青春体验的重复和模仿,滋味却大不如青春。
也许,此话有一定道理。但从我体验来看,似乎又不尽然。那时,听卡朋特的《昨日重现》,微醺、感怀,却不明来由,好音乐离我们太远;读舒婷北岛席慕容的时候,心底突然柔软、激昂、澄明,也只是文字华丽的一瞬,好文学及文学背景亦离我们太远。所以,等到后来我再次感怀青春,往往要在过去曝光不足的色彩和画面里,填补一些当时不明来由的东西。这样,每次怀的旧就有了不同的质地。
有些人和事的出现,是为了在我们的世界里打开一扇门,照亮一条通道。让你知道,曾经在一个幽闭的房间固执地寻觅光亮,是多么辛劳。有一些发黄的记忆和惨白的真相,一起出现,互相映衬。不停起伏的回忆的小波浪汇聚成一片寂静的、温暖的无声海洋。它平衡这我们现实世界里的琐碎、平庸和脆弱。它是连续的,积累的,变化的。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反射不同的光线,映照不同的画面和角度。
一切光鲜繁华过去之后,回忆,会让你有一种安静下来的力量,会让你对自己的时间有所沉淀和打磨,再用这种安静的力量看人、看物,看山、看水,你会获取一个不同的现实世界,同时,你会俘获这种幸福的光芒。
所以,有时我们不纯粹在“怀旧”,而是在重新“发现”和再次“启程”。
怀旧,不单是旧时光及旧日纪念品的搜集,透过生活的回顾,寻找过往生命中光亮的东西,是这种东西能让我们兴致勃勃地活着。这是生命对过往的馈赠。如果你能发现以前那些很美很光亮的东西,那就是你内心很美很光亮的东西在映射。
让我们感恩生活,一起启程,一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