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转瞬即逝的青春,如此比喻依旧过于乐观。
有的人,有时候,青春的火柴一根也没划着。
还有人,根本不愿意去划。
据说,现在的日本年轻一代源源不断地加入“下流社会”(相对于上流社会和中流精英阶层而言)其最大的特征不仅仅是低收入,更在于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热情、学习意愿、消费欲望等的全面下降,也可以说是“对全盘人生热情低下。
“现在的年轻一代,面临就职的困境,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加班又是家常便饭,真可谓苦不堪言。面对职业、婚姻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不少人选择不当事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而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归入“下流社会”的行列。”这是《下流社会》一书的作者三蒲展对目前年轻一代中的“负组”和“NEET”一族做出的冷峻勾勒。
可是这种脆弱和危险、无聊和空虚,又是谁造成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说说我最近看到的一本很有意思的书,里面有篇关于《蜻蜓》的文字,让我感受颇深。
书里有这样的一番冷静精辟的玲珑刻划:“酸雨层是知识时代的云层,知识云层正压向知识的大海。在大海与云层之间,蜻蜓已被知识的底气压压得喘不过气来。时当后现代,所有的人都成了后知识分子——信息分子。”
“所有的信息分子都是知识蜻蜓。谁都有一张大学文凭,无论是考来的还是买来的。仅仅靠着知识海面蒸发的那些蒸汽,也够他们的微型灵魂呼吸了。……所有的蜻蜓,读的都是一样的畅销书,看的都是一样的好莱坞大片,听的都是一样的新闻,吃的都是同样的汉堡包,打的都是同样的饱嗝,做的都是同样的梦。后现代的蜻蜓梦,不可能比庄子的蝴蝶梦有趣。蜻蜓们或许会问,庄子的蝴蝶梦是怎么回事?蜻蜓们固然听过庄子,但决不会读《庄子》。”
从这本书里抬起头来,刚才上面提出的问题也容易面对了。
这是谁的错呢?大家似乎都有一份。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