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谜一样的快时代,我们拒绝迷失

(2007-02-05 14:23:06)

跟周围朋友聊天,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某些明明刚刚发生的事情,但在脑海里它们已漂移久远,仿佛是件很遥远的事。

   是啊,对于刚刚过去的2006年,我感觉还没触摸温热,“嗖”地一下它就疾驰飞奔而去。我经常产生这样的恍惚:黑天白日的,怎么就那么快呢?

   大家也不妨问问自己,你感觉亚运会、世界杯过去了多久?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过去了多久?幸福指数、房奴提法提出了多久?恶搞风、博客潮刚过去多久?《大国崛起》、易中天的历史热又过去多久?眼下,股市的虚火,基金的热潮又袭来了多久?

   或者你闭上眼睛,问下自己——你在这个城市待了多久了?你……最近一次伤心地哭,是什么时候?如果,你公司有朋友同事离职,你想一下,她/他离开多久了?

   我想,你一定会惊诧自己的估计。因为往往把这些时间估计长的可能比估计短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离你越近的事,你越模糊。

 

“一刻刻,一天天看似一切如故,静若止水,然而,一年年的光阴却何以能加速流逝呢?”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1890年写下的这句话,已成为当下很多中国人的心结。

的确,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超快速的时代,一个我们在行进中不会感到它的奔腾过度,但你回望时,会被它的这样速度惊吓的时代。

如何让自己跟上这种速度,又不会在这趟快速列车上迷失自己呢?

这是一个让很多人都会迷惑的问题吧。因为在我身边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张张年轻迷茫的脸,他们觉得自己天天在奔忙,却又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

 

时间不过才过去短短20年,整个社会却开始整体追忆上世纪80年代了。当问到“现在的哪一变化是你在80年代最难以想象到的?”这一问题时,很多作家、艺术家和评论家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商业化、消费化、城市化进程太迅速了,一下子覆盖全国。消费变得如此失控,包括对物质与精神能量的快速消费,远远超过欧美……”

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都被卷入了这种快速烧时间快速消费的潮流之中。

 

觉悟不在终极,而在当下。有三个问题,大家都来思考一下:

第一,   我们该如何感知这种外界的快速变化;

第二,   我们该如何冷静地去审视;

第三,   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

 

热炒、包装、高电击率,很容易让一些非重要的话题一下子涌入你的眼前,很容易形成一股浪潮,一种势力,声音大得你无法辨认,声像斑斓得让你混沌,这些手段和搞强度刺激影响了我们对外界的感知,让我们感到一种迷茫、焦虑的快。因为它打破了我们对事情重要性的衡量机制。

 

是的,外界一些事件的升温我们无法操控,能操控的只有你的内心,就是我们要按自己的标准来区分这些事件的重要性。

面对一些潮流纷繁的表象,心中一定要有利器:我的目标是什么?我信仰什么?它从根本上改变的是什么?它到底跟我有什么关系?

每个人的标准,需要自己去建立;这个心理答案,需要你自己去慢慢找寻。

当你学会了分析和剔除,当你拥有了自由的步伐和呼吸之后,喧嚣和复杂的声像只会成为你生活的背景。你也就不会认为,通往那个方向的列车,只有一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