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两个问题——
什么是生活?
尔东升说“我从未想过电影与生活的关系,因为电影在我看来是再天经地义不过的事情了。我出生那天,我妈在为电影配音,和她合作的杨群教她恰恰,她就突然肚子疼起来,被送去医院,然后就生下了我。”
他说,电影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故事。
什么是快乐?
哈,这个问题问得有些不着边际,我知道每个人的答案又会是五彩纷呈,声色犬马。
连岳说,快乐是养成的。如果人们尽量多地描述自己的快乐,他们就会快乐。经过调试,这种本能就会变得无比强大,即使你原本不快乐,骗得多了,也就快乐了。
但对于不快乐,洁尘 JJ有着更妙的批语:“其实就生之常态而言,所谓始终快乐的人生是一种假象,一种蒙蔽;一个过分强调快乐的舆论环境会造成快乐的社会氛围和集体心态,其结果往往造成心智的退化、浅薄和无知。”
快乐是一个人内心的一个平衡点,最大的快乐有时源自最深的痛苦和盼望,没有大悲当然没有大喜。天天在你的生活中上演类似《快乐 XX》之类的节目,恐怕谁也受不了,这只是一种公众意义上的泛快乐,跟城市里的爱情一样,带给我们满足感的同时,也带给我们空虚。
快乐是件非常私人的事情。
在某个地方,在你心灵深处的一个地方,你一定是超脱的,你有你自己方式的快乐。比如,林语堂在书房里是快乐的,三毛在沙漠厨房里是快乐的,张柏芝看她家狗狗生仔仔时是快乐的,孙燕姿觉得拥有一所大房子是快乐的……哈,我觉得当期杂志没有附送赠品,销量却没有减少是牛B而快乐的。(年底啦,请允许我发一下癫吧)
快乐是简单的,十分简单。
然而,除了快乐之外,大家还渴望着其他别的什么东西的滋养,快乐就在这种寻找滋养的过程中变形了。
为什么要重提“快乐”这个词呢?就是希望大家尽可能地真实地感知生活,拾获自己生活中非常私人的、个体的、快乐或不快乐的体验,最后你会觉得时光像沙漏一样,留下的会是最单纯最温暖的记忆,这些发光的碎片重叠、累积起来,会让人产生溢着阳光味道的单纯快乐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