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宽容与隐忍

(2006-03-16 14:49:51)
分类: 点滴人生

    宽容与隐忍儿子脸上被小朋友的雨伞划了一道,离眼睛挺近,虽然不深但是看上去挺悬的,看着儿子“完美”脸上的“瑕疵”很是心疼。人老师态度挺好,虽说没有明确道歉但是意思很明显,小朋友的家长也表示了歉意,我只不了了之。回到家里老公不依不饶,认为幼儿园有很大的责任,不该让小朋友带这么危险的东西去,更不该让他们玩耍,可人家都道歉了,还能怎样呢?最后我只落得个“懦弱”的评语

    有的时候很矛盾,特别是孩子之间起了争执的时候,我不知道该叫他“礼让”还是“争取”,都说“宽容”是一种美德,但是弄不好就变成了“隐忍”。直到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才有些启发

 

 

    隐忍是东方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中国文化有一个很好的“恕”字,可惜没有被好好传扬,且演化成隐忍。很多人理解的隐忍,用一句话来概括:隐他之恶、隐己之善,忍而不发,以成其为君子。人们在现实生活里,常常保持沉默,以为话说多了不好,所以从不多说话——不说何是何非,尤其是当面。其实,“隐忍”是在强行隐藏个人真实的感知,压抑真实的情绪,“打碎的牙齿往肚里咽”,人为地在制造近似分裂的人格。而“小不忍,则乱大谋”,又只是一种韬晦谋略。这种“忍”是伪装的,为的是最终的“不忍”。由于长期的压抑和扭曲,当“大谋”实现的一天,那种发泄出来的暴力和残忍之激烈,可以想见。

    而宽容当中的容忍与隐忍不同。我原谅你昨天和今天犯的错误,但是很明确,明天不可以再继续错下去。宽容并不阻碍人发出一个公开明晰的信号:你这样做是不合适的、是违反规矩违背原则的。宽容是有声的,隐忍是沉默的。

宽容与隐忍最大的不同在于:不放弃原则与放弃原则。在“宽容”者眼里,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一清二楚。他们用自己宽容的行为,影响打动对方和自己一起加入有序游戏。

 

    这段文字本来是评论“家庭暴力”的,读了以后我才知道自己原来曲解了“宽容”的含义,“宽容”不等于“隐忍”,我该给孩子的是一个原则,对待事务应该有鲜明的态度。我们心底应该装着一个“恕”字但是不能一“恕”再“恕”,儿子天性是善良的,但是不能让善良侵害了他的利益。教育孩子的同时自己也在反省,做人是不是真得太软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