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敢开一个没有新闻通稿的发布会吗?

(2017-04-06 09:24:14)
标签:

媒体

发布会

记者

新闻

建筑工

分类: 媒体观察

记者到底是新闻的建筑工?还是新闻的装修工?拟或新闻的搬运工?我的思考是:建筑工。你呢?


你敢开一个没有新闻通稿的发布会吗?


每次参加企业的新闻发布会,有一个环节我都特别不能容忍:签到后走到哪都拎着一个大纸袋。其实,大纸袋里也没放多少东西,也就一两页纸的新闻通稿,外加一本宣传册,大不了再多一个存了新闻通稿和发布场图片的小U盘。你说,有必要整这么大一个纸袋吗?

这不是关键,关键是那篇新闻通稿。

我发现,凡是抢在第一时间发出新闻的,基本上都是对新闻通稿的照发,甚至一字不差。这当然是发布会方面希望看到的,因为它太忠实于会议方的意图了。

我一向不怎么看新闻通稿——即使偶尔瞄上一眼,也绝不会成为我写稿的依据。依据新闻通稿写稿,呵呵,那简直是对人的羞辱。

正因为不怎么按规矩出牌,几乎所有邀请我参加发布会的企业(以及公关公司)都会在心里犯嘀咕:怎么刘步尘写出来的稿子和我们要求的不太一样?

当然,这是我猜想的。

我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特立独行,我也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不过,我一开始就不喜欢人云亦云却是真的。即使讨好开会一方,我也不会那么LOW地讨好。讨好有多种方式,干嘛非要选择最LOW的那种?

这涉及到一个严肃的问题:你是怎么定义记者的?记者到底是新闻的建筑工?还是新闻的装修工?拟或新闻的搬运工?

你可能压根儿就没想过这个问题。没关系,反正你一定是三者之一。

如果你只是把企业想传播的内容稍加修饰发布出来,你就是新闻的装修工;如果你甚至连修饰也懒得做直接照搬照抄,那就是新闻的搬运工。

而我认为,如果你想做一个成色十足的新闻工作者(包括严肃的自媒体),你应该扮演的是新闻的建筑工。

新闻建筑工当然不是说你可以自造新闻,而是说你应该具备对新闻建筑材料的基本甄别能力,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

记住:企业告诉你的并不都是事实!它告诉你的只是它想告诉你的那一部分,因此,其中不排除有虚假成分的可能。

所以,我曾经对年轻记者说过这样的话:不要企业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你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我甚至说,即使我作为第三方评论者说的话,你也要做出自己的判断,虽然我会尽力做到客观中立,但我无法保证我的观点被所有人认为客观中立。你敢开一个没有新闻通稿的发布会吗?


有时候我想,记者真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当的职业,根本不用动什么脑筋,因为连稿件别人都替你写好了。

所以,我认为新闻通稿惯坏了记者,让那些年轻的从业者以为新闻不过如此,能拿红包就能当记者。

当然,如果真有人这么以为,我还是劝他早点回头是岸,毕竟以这种心态在媒体圈里混不可能有大出息。

新闻可以没有观点,但不意味着你可以不辨真伪;新闻可以不表达观点,但不意味着记者可以没有自己的观点。

于是我就思考一个问题:假如没有新闻通稿垫底,你还能写出一篇像样的稿子吗?

在我眼里,企业发布会的新闻通稿90%以上写得惨不忍“读”,基本上就是各种信息的堆积,即无逻辑亦无深度。而且,大多写得像产品软文,却又没写出产品的精彩之处。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写稿子其实就是逻辑和文采。所谓“文以载道”,就是你能把道理讲明白,如果你逻辑都不通还载什么道?文采,就是读起来舒服。

浮躁,不愿意用心思考,更没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精神,是目前新闻从业者最大的禁忌。

别的行业我不敢说,家电行业我还是比较熟悉,有的记者十几年跑家电这条线,仍然只会写消息稿、豆腐块,稍微有点深度的稿子都挤不出来,为什么?不愿意用心啊,把开会当旅游,拍照留念倒是还行,就是写稿有点困难。

我见过一个“自媒体”的人,每次参加企业发布会都是进进出出不停地打电话,好像业务特别繁忙的样子,几乎没见过他能静下来听十分钟的讲话,这样的人你指望他能写出像样的稿子?算了吧。

不参考新闻通稿还能攒出一篇像样的稿子,本来不算什么真本事现在倒真成了本事。用心还是不用心,写出来的文章一看就知,用心的稿子有自己的角度、深度、高度与宽度;不用心的稿子,就是一篇稿子,而已。

我总说,记者一定要对自己要求高一点,最好以专家的标准要求自己。你看,凡是那些对自己要求高的记者,基本上都成了资深记者、高级记者,备受企业重视;凡是那些交差了事的记者,基本上都不怎么受企业待见,跑了一辈子,还是一个小记者。那句话说得好:自重者,人必重之;自贱者,人必贱之。

换到企业的角度,我想问:如果不给媒体提供新闻通稿,你还敢开一场新闻发布会吗?

我估计99%的企业不敢,因为你害怕记者写出来的东西根本不是你想要的,你因此而担心捅了娄子吃不了兜着走。弄一份新闻通稿出来,等于给记者戴一个紧箍咒,让他们别乱写乱说。说到底,还是对自己不自信。

从业媒体却不会写稿子,这真是一个大问题。

好在写稿机器人已经出现,而且写出来的稿子看起来还不错,这是记者职业的克星。要知道,人家可是不要工资的,而且产量比你高出100倍都不止。所以,如果你再这么继续退化下去,机器人下一个替代的,可能就是你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