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奥马电器中融金互联网金融股票赵国栋 |
分类: 产业观察 |
http://img.ea3w.com/313/312071.jpg
几乎没有人会想到,2015年中国家电行业最不可思议的故事竟然由奥马电器来上演。
连续停牌三个月之久的奥马电器于10月底复牌,随后连续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中融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赵国栋,以12.13亿元受让奥马电器20.38%股份,同时成为奥马电器实际控制人。11月份,奥马电器又公告宣布以最高6.12亿元收购中融金51%股权。
于是,奇迹发生了。停盘三个月后的奥马电器复盘后连续13个交易日涨停,股价由停盘前的35.22元(总市值58亿元)最高飙升至128.98元(总市值冲高至213亿元)。随后,股价大部分时间在100元——110元区间振荡。
“中国家电第一(高价)股”由此炼成。
显然,奥马奇迹的出现是因为引入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关于奥马冰箱与互联网金融的拥抱,奥马电器冰箱事业部副总经理姚友军是这样解释的,“玩虚拟经济的中融金有了奥马这个实体制造平台,发展便无后顾之忧,虚实结合的业务组合既有未来潜力又风险可控。而对于奥马冰箱业务来说,引入互联网金融之后,有了虚拟经济的帮助,可以做供应链融资,未来在市场的拓展方面,更够更加高效合理地管理公司现金流。”
灰姑娘果真能变身千金公主吗?我们来看看奥马的前生后世。
奥马电器,诞生于2002年,由原顾雏军时代容声冰箱原班人马出走创立。成立之初的奥马电器,专注于OEM\ODM业务,市场主体在海外。2006年末,启动国内自主品牌市场,运气好赶上2008年“家电下乡”,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形成“代工+自主品牌”双战略。2012年4月16日奥马电器登陆中小板,由此进入全新发展时期。
近年来,奥马稳居“中国冰箱出口冠军”宝座,占中国冰箱出口的比例由2008年的11%进一步上升至2015年的16%。在国内市场,奥马冰箱年销量(含国内代工)上升至约250万台,预计2015年海内外总销量在700万台上下。以总销量排位,奥马位居中国冰箱行业第四,仅次于海尔、美的、海信。
近年来,奥马重视品牌形象建设,着意与互联网建立链接,以此改变人们对其传统制造企业的印象认知,其“中国冰箱界的小米”的传播给人留下较深刻印象。在消费者定位上,奥马瞄准年轻人,号称“年轻人的第一台冰箱”。在电商渠道,奥马冰箱的销售排位一直比较靠前。
但是今天,在相当多的人眼里,奥马仍然是一个二线品牌,因为他们在主流城市市场几乎看不到奥马冰箱的身影。事实上,以品牌影响力、销售收入、技术水准为指标衡量看奥马,确实与海尔、美的、西门子等品牌存在较大差距。
奥马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有二:1、冰箱出口量较大,2、典型的制造企业。
虽然近年来奥马着意打造其互联网时代的品牌形象,但是企业基因仍然烙着明显的“制造”痕迹,其互联网形象更多地体现在营销上而不是品牌与产品上。
总之,在大多数人印象里,奥马是一个和互联网距离较远的企业,和互联网金融也不搭界,仅仅因为被贴上“互联网金融”的标签而一夜之间走红,难免不引来一片惊叫。
未来的奥马,一实一虚(实的是冰箱,虚的是互联网金融)两条腿走路,实的为虚的输血,但虚的能否反哺实的就不好说。
新奥马冰箱事业部由原奥马电器管理层人马移植而来,王济云由原奥马电器总裁改任冰箱事业部总经理,张俊超、吴世庆、姚友军等则由原奥马电器副总裁改任冰箱事业部副总经理。奥马互联网金融事业部由赵国栋的团队亲自操盘。
新奥马董事会及管理层如何架构,现在还不得而知,可以肯定主体来自中融金,奥马原团队将失去最重要席位。
中融金进入奥马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性质,是奥马电器创立13年来最大一次转型,奥马将由一个纯粹的制造型企业转型成为一个向互联网金融倾斜的企业。转型是否成功,尚需时间验证,但资本市场已经迫不及待地给出了掌声,下面就看奥马电器明年的财务表现了。
和资本市场积极响应不同,舆论给与的更多是疑虑。一个纯粹的制造企业,和“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气质相距甚远,如此转型,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毕竟,奥马的固有形象与此番故事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反差太大。
有人说奥马已经无意于实业,我们暂时还得不出这样的结论。做冰箱的确很辛苦,但是,做什么轻松呢?
还有人担心奥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冰箱行业地位,有可能因为赵国栋及其团队的进入而变得具有不确定性。是的,这种担心不是空穴来风。事实上已经有过类似先例,甚至,这个先例和奥马电器创始团队息息相关。
奥马电器的创立,正是缘起于当年顾雏军对科龙(容声)的肆意操作。最后,科龙(容声)从此衰落,顾雏军自己身陷囹圄,容声团队出走。
这似乎是一个不吉利的联想,但历史就是这么惊人地相似。人们担心的并不是奥马团队,而是进来的赵国栋团队。中融金官方网站的主营业务介绍是“从事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技术开发服务及联合运营、自营互联网P2P平台、移动互联网金融营销业务等。”这是一个与实业完全不搭界的公司,今天它成了奥马电器的新主人。
有人打了一个比喻:奥马是一个羞涩木讷的小姑娘,而中融金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小伙子,希望这个能说会道的小伙子不是骗婚。
奥马是一个具有工业精神的企业,是次大转型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企业基因。向何处改,我们暂时还不知道。
实事求是讲,奥马这几年心态也很矛盾。不转型,未来的路虽然比较稳健却很艰难,毕竟从产品、技术到品牌形象,奥马要想跻身第一军团很困难,海尔、美的哪一座大山都难以逾越;转型,让未来拥有多种可能却同时充满不确定性。
行文至此本应结束,但我却生出一番看似不相关的思考:近年来,互联网以及与互联网相关的概念在中国备受追捧,但是我们发现:互联网技术最为发达的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并没有出现类似中国这样的狂热,这是为什么?
以中国人最为崇拜的德国为例,对互联网淡然,依旧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致力于工业产品的开发与制造,非但没有损害德国制造的形象,反而让德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健康的国家,这又是为什么?
还有,对互联网如此狂热的中国,为什么到目前为止依旧没有为世界贡献一项重大的互联网技术?
凡此种种,不禁让人怀疑,中国这轮互联网热潮,是不是有太多泡沫与不理性?
洞察行业趋势
东西企业策略
洞见产业未来
刘步尘公众号liubc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