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察:三星彩电陷入战略失据

(2015-09-29 13:54:39)
标签:

三星

lg

液晶

oled

创维

分类: 产业观察

观察:三星彩电陷入战略失据

你知道三星是全球彩电老大,但你知道这个老大有多大吗?告诉你,全球彩电总销量约为2.2亿台,三星一家独占5500万台,即全球总量的1/4。

2014年,“中国彩电四大”销量如下:TCL约1700万台,创维、海信各自约1400万台,长虹约1000万台,四家合计约5500万台,刚好赶上一个三星。

然而,就是这个庞然大物的三星,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麻烦,不论代表彩电发展方向的OLED,还是代表成熟市场的LED液晶电视,三星都遇到了强劲对手。

在中国市场,三星LED液晶电视已经被创维、海信实实在在地超越。即使在高端液晶这一三星传统优势领域,其主导产品SUHD,也受到中国同行的同类产品GLED、ULED的打压。

过去多年,中国品牌一直居于中低端位置,但是今天,越来越多高端消费者转向选择中国品牌,这是前所未有的,对三星等国际品牌来说,这当然不是个好消息。因为,一旦高端消费者建立了中国品牌认同,国际品牌再想翻盘将变得格外困难。

观察:三星彩电陷入战略失据

在代表彩电未来发展方向的OLED领域,三星的表现同样令人沮丧,其韩国老乡LG,通过产业联盟的方式发展自己的同盟军,将三星看来不可能的事业经营得有声有色。事实上,在中国市场,三星在OLED的品牌影响力及市场表现,甚至已经不及创维。

于是人们发现,在9月中旬成立的“中国OLED产业联盟”名单上,三星成为缺席者。媒体据此解读认为,三星正在被LG超越。

彩电巨缘何星缺席“中国OLED产业联盟”?我能给出的解释有二:1、三星认为该联盟LG痕迹较为浓重,它不想屈居LG之下;2、在OLED某些关键性技术上,三星的确缺乏突破,技术层面落后于LG,从面板到整机都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

然而三年前,三星在OLED上的推广力度明显大于LG,三星甚至是率先向美国、英国、韩国市场投放大屏幕OLED电视的企业,人们还依稀记得,当年三星曾向LG发起专利诉讼大战。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到了2014年,形势急转直下,三星被媒体传出“放弃OLED”的消息,其OLED战略出现巨幅震荡。

2012年,三星曾声称将率先在中国发布大屏幕OLED产品,初定时间是4月份,后推迟至8月份,最后不了了之;相反,LG采取连横合纵策略,与多家中国彩电企业形成OLED产业联盟,原本的配角成了主角,主角却成了配角。

观察:三星彩电陷入战略失据

今天的LG,几乎成了全球OLED产业领袖,而三星却在患得患失中逐步丧失话语权。

于是我们发现,无论在液晶这个实实在在的成熟市场,还是在OLED这个代表彩电未来发展方向的概念市场,三星的处境都极度尴尬。

在成熟产品上被中国品牌追赶,在新技术产品上被LG打压,三年前的三星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有今天,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三星逐步丧失战略远见。

三星彩电战略这几年出现明显摇摆,在LED和OLED之间患得患失,想推进OLED又担心断了自己LED液晶的后路,想发力LED液晶又怕失去OLED这个未来,结果在犹豫不决中被LG和中国同行超越。

就OLED而言,三星无论核心技术还是面板供应能力,均落后于LG。三星原以为没有它的参与LG不可能完成对OLED市场的培育,没想到LG通过和中国彩电企业结盟的方式,迅速拉拢并壮大了OLED阵营。而今年8月份发生在创维与海信之间的“显示路线”之争,客观上为公众普及了OLED产品知识,让越来越多消费者认识到OLED可以做得如此让人销魂,而康佳、创维、LG等企业不断推出OLED新品,则实实在在地刺激了中国消费者的胃口。

目前的OLED市场,与2004年时候的液晶电视市场极为相似,看起来销量不大,但是市场成长迅猛。

如何突破“上有LG(OLED)大兵压境,下有中国军团(LED液晶)围追堵截”?是三星眼下最需要思考且必须做出回答的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打破困局谈何容易,市场留给三星的时间越来越少。三星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尽快向中国公众展示属于自己的OLED产品与技术优势,而不是听任LG占尽风光。做不到这一点,三星在OLED这一局被LG超越将不可避免。一旦公众形成“LG是OLED第一品牌”的观念,三星再想翻盘将变得非常困难。从某种程度上讲,三星目前的被动处境,是由其观念落后、格局太小所致。

LED液晶已经走进它的黄昏期,市场上争奇斗艳的LED液晶产品其实是日落前的那抹绚丽,“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继续将LED液晶作为战略产品来培育,是不明智的,也是缺乏远见的。

今天,中国消费者的品牌观念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在手机领域,他们可能会选择华为、小米;在家电领域,他们可能会选择海尔、美的、创维、长虹,这对于以高端品牌自居的三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2013年5月,我曾在新浪博客发文,提出“LG有可能在OLED这一局超越三星”的观点,现在回头看,我的预测正在变成事实。

我最后想说的是,三星在中国的由盛而衰,足以值得中国企业警醒。中国企业绝不可以“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心态看三星,应该思考这一幕如何不在自己身上发生。而尽快架构中国自己的OLED产业链,乃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中国不应在OLED时代继续扮演“搬运工”角色。

 

洞察行业趋势

洞悉企业策略

洞见产业未来

刘步尘微信公众号:liubc200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