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步尘
刘步尘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333
  • 关注人气:3,6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某杂志的对话

(2009-05-15 18:49:00)
标签:

经济

苏宁

百思买

国美

刘步尘

中国

财经

分类: 产业观察

某杂志说:

刘老师您好,我是某杂志社的记者。您现在忙吗?想请教您几个问题

刘步尘说:

你好!

某杂志说:

最近又在看您以前的博客,想起2008年底时候您说过的话:“国美主导,苏宁辅导”的局面,仍将持续下去——除非国美来一场大变故。

刘步尘说:

某杂志说:

但是2008年双方的年报出来之后,苏宁在销售额和净利润上都首次超过了国美。您怎么看这次超越呢

刘步尘说:

先给你讲一个背景:国美香港上市公司不是国美电器的全部,只是国美电器的一部分。国美约有1300家门店,在香港上市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足800家。因此,你看到的国美销售额和利润,都不是国美的全部。

刘步尘说:

而苏宁公布的数字,是苏宁电器的全部。

某杂志说:

是的,这是一个问题。所以在想,为什么这样的背景下还是有多家券商分析,此次苏宁告别了第二,成为了龙头。

刘步尘说:

证券分析师只分析上市部分,不分析没上市那一部分。

某杂志说:

某杂志说:

好的 请您接着刚才的背景讲

刘步尘说:

如果要对国美和苏宁做一个完整、准确表述的话,应该是这样的:苏宁和国美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上市公司部分,苏宁甚至已经超过国美。

刘步尘说:

这是最准确的说法。

某杂志说:

恩纳 也就是说美苏争霸的格局并没有变过?

刘步尘说:

国美在香港上市的门店数量只有730家左右,尚有570家没有装进去。这一部分,国美是不发布营业收入和利润数字的。

某杂志说:

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是,您说“除非国美再来一场更大的变故”,是不是说苏宁凭借自身的实力去竞争的话,扭转大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某杂志说:

至少让张近东一直得意的是苏宁的后台建设 

(刘步尘:……)

刘步尘说:

抱歉,刚才有媒体电话。

某杂志说:

呵呵 没关系

刘步尘说:

实际上,现在苏宁迅速缩小和国美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美遭遇了黄光裕事件。

刘步尘说:

黄光裕事件对国美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刘步尘说:

苏宁是一个不错的企业,相对也比较健康。比如,苏宁的单店销售额高于国美,单店盈利能力也比国美强。但是,苏宁的门店数量和国美还是有很大差距,品牌价值差距也不小。另外一个,国美对上游话语权也大于苏宁。凡此种种,都需要苏宁再追赶几年。

某杂志说:

最近和苏宁的高层有过一次访谈,大家的观点是国美已经不是对手,而是百思买

刘步尘说:

这只能说苏宁很自信。三年前国美也说过类似的话,它们说苏宁根本不是对手,百思买更不是。

某杂志说:

呵呵

某杂志说:

曾经叱诧业内的国美、苏宁、大中、永乐、五星,最后在走出了不同的道路。五个人到现在为止结局也完全不同,张近东是唯一一个在原地坚持下来的。您个人是如何评价这个人的呢

刘步尘说:

我认为张近东是一个很出色的企业家,社会责任感很强,这是企业家应该具备的风范。苏宁也是一个较为健康的企业,我相信苏宁未来仍然有很好的发展。

某杂志说:

从资本运作上看,较之黄光裕、张近东谨慎很多很多,您认为苏宁有没有可能让国有资本参股甚至控股呢

刘步尘说:

这个你得问张本人。但是,我的看法是苏宁完全没有必要让国资参股或控股。

某杂志说:

呵呵 听他们的意思是有这样的意愿

刘步尘说:

不可能

某杂志说:

恩?

刘步尘说:

没有必要啊。苏宁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最看重的是控股权。在苏宁不缺资金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卖身于别人呢?

某杂志说:

我也很纳闷,但是如果与百思买等国际巨头相比的话苏宁的竞争力还相差甚远,而此前他们也宣称2010年进入世界500强 呵呵 这些对他来说会不会是压力呢

某杂志说:

非常不解 所以非常想听听您的分析

刘步尘说:

如果让我给苏宁一个忠告的话,我给的是:苏宁,千万别让进入世界500强的冲动害了你!

某杂志说:

主要是哪些原因呢

刘步尘说:

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应该是一个结果,而不应该是一个目标。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你为进入世界500而规划企业发展战略,你一定会出问题。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TCL,比如海尔。

刘步尘说:

当你把企业经营好了,竞争力上去了,企业就有可能跻身500强了。

刘步尘说:

我对苏宁现在大规模开店持积极的看法,这个战略,应该延续下去,不要做短线。

刘步尘说:

现在,国美在全力改善单店销售能力及盈利能力,而这正是苏宁固有优势领域。因此,苏宁不应该在大规模开店的时候,丢掉了自己的固有优势。

某杂志说:

当然,他们在后台上的努力还在继续

某杂志说:

是这样的,上面也是我个人的想法。他们当时的解释是国内企业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过程中没有太大的优势,而百思买、沃尔玛等巨头如果在国内拖上五年十年必定拖垮一批企业。对于苏宁来说,资本在外,所以他们原因通过这种方式来为国家的这个行业做出贡献

某杂志说:

您怎么看这样的解释呢

刘步尘说:

实际上,苏宁完全没有必要把百思买作为竞争对手。一则百思买在中国实在太渺小。二则苏宁也很难进入美国卖家电。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害怕百思买呢?

某杂志说:

今年百思买在中国开始押注了,而且长远来看,苏宁似乎把竞争对手放在了国外巨头

刘步尘说:

我有两个基本判断:第一,百思买在中国不可能有大的发展,5年之内不可能威胁到国美、苏宁的地位。第二,苏宁也不可能去美国发展,那里不是中国家电连锁落脚的地方。

某杂志说:

对于第一个判断比较好理解,呵呵,第二个有点不好理解 为什么呢

刘步尘说:

在美国,百思买非常强大,苏宁去美国,情况类似于百思买来到中国。

某杂志说:

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但是巧的是他们选择在今年进入香港,用张近东自己的话来说,香港是国际市场的桥头堡,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走出国外

某杂志说:

走到国外

刘步尘说:

去国外发展,这是很多中国企业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国际化不可操之过急,必须从合适的市场切入,在合适的时间切入,万不可急功近利好高骛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