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产业观察 |
实事求是讲,厦华是中国平板电视做得比较好的一个企业,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比较好的企业,日前却发布了2006年业绩大幅预亏的公告。
厦华称,亏损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第一,2006年第四季度市场竞争加剧,平板电视激烈降价,显著影响了公司产品盈利水平;第二,公司加大库存产品处理,形成较大经营亏损;第三,公司全面清理对外投资及海外业务,出售和处理不良资产,形成较大资产损失;第四,公司拟对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核销及加大应收账款坏账处理,影响了年度经营业绩。
对厦华亏损原因稍加分析便不难发现,第一因素基本上为中国彩电企业所共有,也就是说,所有中国彩电企业都将难逃惨烈价格战带来的厄运。就第三因素即海外市场开发而言,2005年以来,几乎所有中国彩电企业均加大了向海外出口产品的力度,但是,真正赚钱的并没有几个。在如此大势之下,我们很难乐观地认为亏损的只是厦华一家。我们更倾向于预测,2006年将是中国彩电企业继2005年之后的第二个大面积亏损年。
而所有这一切,都和中国彩电行业始终不能建立完结型竞争优势密不可分。
一般来说,一种新产品或一个新行业出现之初,是企业效益最大化时期。但是我们看到,在平板电视时代,中国彩电企业并没有赶上好彩头,从一开始,中国彩电企业即陷入了亏损的泥沼不能自拔。一方面,几乎所有彩电企业都认为,未来的电视一定是平板电视当家作主,必须尽最大努力发展这一产业;另一方面,几乎所有中国彩电企业都未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竞争优势,既无产业链,也无核心技术,充当的是全球平板电视“加工者”、“组装者”角色,和我们期待的“平板强国”格格不入。价格战,成为几乎所有彩电企业第一竞争法宝,结果是:市场占有率上去了,盈利状况却一塌糊涂。如今,平板电视做得比较好的厦华第一个报出亏损,无疑给那些准备开怀大笑的人们兜头泼了一盆冷水。
表面上看,中国平板电视行业的亏损,是因为大家非理性地在价格战上自相残杀,实际上和中国彩电企业自始至终不能建立完结型产业优势息息相关。因为不能建立产业链优势,且在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上严重依赖外国,中国彩电企业不得不蜷缩在“加工者”、“组装者”的位置,能在全球化市场一体化时代,我们很难相信既无技术优势,又无产业链优势的产业,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如果中国彩电企业不尽快改变技术与产业链无作为局面,继续以“价格战思维”拼抢市场,中国彩电企业不仅2007年难打翻身仗,未来若干年同样前景堪忧。
实际上,巨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2007年3月1日以后,美国将向进入美国市场的数字电视征收高额专利费,中国彩电企业首当其冲难逃厄运。虽然最近中国彩电企业组建了“专利联盟”,但是,两手空空的中国“专利联盟”,面对强大的对手到底能谈出什么结果?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再者,因为始终不能建立独立自主的面板产业,中国彩电企业不得不花费比日本、韩国同行企业高很多的代价购买面板,在大大增加中国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大削弱了中国产品竞争力。
厦华亏损,再次为中国彩电企业敲响警钟。如果有人认为厦华亏损只是个案的话,那不仅幼稚而且危险。中国彩电企业必须在2008年之前建立从技术到产业链再到品牌的完结型优势,否则,中国彩电企业的“平板命运”不是更好,只会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