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成功的飞跃美国,是每个学子心中的梦想.但是实现这个梦想并非易事,这其间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权衡、思考和实践。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细心和耐心以及必要的技巧去面对,去解决。某个环节所出现的差错,都会招致满盘皆输的后果。刘贤,一个名校硕士研究生,他的飞跃历程,可以带给我们些许的启示。
飞跃之思想准备
刘贤,硕士毕业一年有余,曾供职于北京一家专业对口的研究机构。福利待遇虽不是很高,却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工作稳定,生活闲适,平淡的日子如流水滑过,波澜不惊。谁曾想,旧时同班同学的一句话,却在心中激起了千层波浪。“刘贤,知道吗,咱们班**去美国了,全奖!咦?你托福和GRE成绩那么好,怎么没考虑出国呢?”“我是不是要出国,去美国继续深造呢?”这一念头开始在刘贤的头脑中浮现。
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刘贤曾为了证明自己的英语实力,而去参加了托福和GRE的考试,630和2300的分数,申请美国的任何学校,在英语成绩上都不成为问题。当时只是看到师兄师姐们为了出国焦头烂额的样子,不想那样为难自己,于是选择了就业。现在想来,一时的安稳不一定能一世的安稳,堂堂的七尺男儿,得有些作为。年轻的时候,不出去见见世面实在可惜。但母亲的担心又打击了他刚刚建立起的热情。“现在北京的工作是多么的不好找,出国不是终点,有一份好的工作和前景才是学习的目的。”
是去是留,徘徊在脑海。他联系在美国读书的同学和访问的老师,打听了他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在论坛上与人探讨出国的利弊;在网站上搜索本专业的相关论文,了解国外的研究程度。通过这些,刘贤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美国的科研实力确实很强,今后不论在美国和中的就业形势都十分理想,抱着“好男儿志在四房”的信念,刘贤选择放弃工作,踏上飞跃美国的荆棘之路。
出国不能盲从,这道理每个人都明白,但是能有几个人真正的做到理性出国?多数人还是希望能被冠以“海归”的美名。出国不是终点,有个好前途才是读书和出国的目的。如果你还为出国与否而犹豫,推荐两个论坛给你:水木清华BBS和太傻出国网,参与他们的讨论,会得到你想要的信息。同时还能得到“过来人”的指点和共同飞跃的朋友们之间的交流。
飞跃之选择学校
如果你打算春季入学的话(也就是1月份入学),前一年的4月份就要开始搜集各个学校的相关信息了,选择好学校才能有的放矢的寄送申请材料。
刘贤的主要信息还是来源于网上。他也关心各个学校的综合排名,但并不迷信。他更关心的是各个学校,他所学专业的排名和导师的情况,以及课题研究的方向。凭刘贤的实力去个象MIT(麻省理工)这样的学校并非高不可攀,但是他却选择了一所中部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攻读机械系博士。这有他自己的想法和考虑:中部的这所学校和美国著名的国家实验室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学习期间可以申请去实验室实践,这对以后找工作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并且申请的把握会很大。
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最关键的要明确自己出国以后到底要做什么?如果你打算以后从事研究的话,那么选择学校的标准就是看研究方向和导师。学校的排名在这里并非重要的参考系数,有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和跟着在这领域里很知名的导师,你的求学历程即使辛苦也是“痛并快乐着”。如果出国读书只是为了拿个学位,成为今后找工作的筹码或是完成自己求学的愿望,学校的名气、地理位置,人文氛围就是主要的考虑因素。其实有的地方跟高考报志愿有些相似,不能跟风,关键是看自己留学想要得到什么。如果你有精力,从网站上能够找到你所要“投奔”导师的信箱,不防跟他联系一下,介绍一下你的情况,主要的目的是了解当年他是否招收学生以及研究方向,有助于你选择学校。同时可以询问奖学金的具体情况,在学生当中把这戏称为“陶瓷”。
飞跃之准备材料
材料的准备是一个烦琐的过程,同时也是你申请的关键一步,毕竟你的才能,要通过这张张的材料反映给国外院校的工作人员,决定着你能否成功的飞跃。4月份选择完学校,在接下来的3个月中,你需要全心的投入到材料的准备中。
推荐信、简历(CV)和学习计划(PS,Statement
谁是最好的推荐人呢?录取评审委员会最看重那些与被推荐者有着或曾有过密切的工作关系的人或其他熟悉你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的人士。在大学比较了解你的教授,在工作单位里的顶头上司或是你参与的其他社会组织,如各种学术和慈善团体的负责人,是理所当然的最佳推荐人人选。
飞跃之签证准备
10月底,刘贤如愿以偿的接到了学校的录取通知。11月预约了美国大使馆去签证。之前,刘贤不仅一遍的准备签证官会问到的问题:为什么去美国读书啊?今后有什么打算啊?等等。希望不会给签证官想要移民的印象。但实际上,签证官只问了他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在中国读博士?恰在他准备的范围内,流利的回答没得到签证官的好感,反而是签证官觉得他是在背答案。由于他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是敏感专业,需要审查(check)才能够发放签证。
签证官阅人无数,谁有没有移民倾向,一眼便能知晓,所以你只要真实的回答他(她)所提的问题。短短的两三分钟里,千万不能让自己紧张,不然,这期间你无法展现你自己最真实的一面。需要审查也并非是件坏事,起码说明当时你没有被拒签。自“9·11”事件以后,如果要在美国学习敏感科技专业,必须通过背景审查,快则一周,慢则几个月,只需静心等待。
三周后,刘贤拿到了签证,一月初,他坐上飞机前往美利坚。
刘贤有条不紊的准备过程,给了我们许多启发。能够注意每个细节,飞跃只是早晚的事情。他告诉我们一句话:给一双翅膀,你就能够飞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