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散文随笔 |
简单就好
很多年以来,就是如此如此爱着简单。
简单的生活,简单的快乐。
不喜欢上班,不喜欢出门。没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只是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事,维持半斗米的生存状况似乎还勉勉强强,也就不需要那么多。
读博士研究生这三年,过的几乎是息交绝游的日子。头一年,在宿舍,在教室;后两年,就是整天在家,哪里都不去。
太多的邀约,起初找尽一切理由回绝,后来,索性明说:“我不找借口行吗?就是不想出门。”
我居住的陋室有从上到下占满了两面墙的新书旧书,有一台已经快三岁的托人攒的台式电脑。
没有电视,因为我已经19年零好几个月不看电视了。当然也没有VCD、DVD、音响这类有声有色的东西。
没有微波炉,因为我不仅是个素食者,而且几乎是个“不食者”。吃黄瓜、吃水果;喝茶,喝白水,连煤气都用不着,更不要说微波炉了。
日子一天天地飞逝。简单,但是很充实;宁静,但是不枯燥。
每天就是看书,永远读不完的书。知道读不完,但是宁愿就这样穷一生光阴去读。
每天就是写东西,用电脑写。写些随心所欲的东西,比如当下。
当然,最最主要的,查阅资料、整理文本、撰写论文。我的博士论文题目叫作《有关后宫生活的唐诗研究》,研究的对象是《全唐诗》里面那些有关后宫生活的内容。前人没有做过相关的选本,于是只能自己从浩瀚的文本中进行筛选和整理。也会有片刻沉浸在后宫的哀怨之中,但一忙也就顾不上了。
每天还要运动,在房间里转呼啦圈,无论春秋冬夏,总会汗流浃背。
还喜欢收拾房间,喜欢整理一切旧物。
很忙,留给睡眠的时间很少。天天熬夜,经常通宵,不知不觉间就会发现窗外已是满眼晨光。
家里挂着很多朋友送的字画,其中一幅写的是:“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上联的无奈我也常常会有,时光的流逝确是无情。下联却一直想不明白,读书难道“苦”吗?那么“甜”又是什么?是黄金屋?是颜如玉?是千钟粟?难道是为了“甜”才去“苦苦”读书吗?不懂。因为我觉得读书本身是极大的享受,至于得到什么结果并不重要。
我住的地方也算是闹市了,但是偏偏喜欢那种“门虽设而常关”的状态。不出门,别人也不会来访。
喜欢陶渊明的《饮酒》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无论身处哪里,就看自己选择怎样的生存方式了,独守心灵的旷远,身处的地方自然也就清静了。
我不是隐士,也永远不想成为隐士。我不厌世,也并不孤芳自赏,我只是固守自己心灵的空间。率性而自律。
我自己过的简单,与人交往也极其简单,不愿意花费脑筋想太多。也许无意中伤害了别人,更多时候是莫名地伤害了自己。因为谁都无法相信和理解在这样一个时代居然生存着这样简单的一个“怪物”。
逢年过节,大家于觥筹交错之余也会问候一声,问我假期如何过,是否外出。我诧异。因为对于我来说,其实哪天不是假期?风景独好的时候都不出门,又怎么会摩肩接踵地凑这份热闹?从1999年“十一”开始实行七天长假,都已经“黄金”了22回了,哪回不是照样在家里安安静静地读书、写字?热闹是别人的。
不是有谁强行给了我这种生活,也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就刻意勉强自己如此。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满而不溢,空而不虚,干净内敛,一颗平常心,十载素心人。
简单就好。我喜欢。
尽心
2006-9-30
文章引用自:原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