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清明远去,即将谷雨,京城已是处处新绿。上周闲暇时走了走颐和园,真不知是颐和园本身的美丽,还是那天的阳光格外灿烂。走在昆明湖畔,湖光照的周身闪亮,好像水波在身上流淌。沿着湖畔嫩绿远望,仿佛整座万寿山被洗澈一番,如此清新。空气中满是花香和淡淡的木叶味,春天真的来了!忽如一夜,让人来不及感受,就已经闻到了夏天的味道。
那一刻,我突然感觉,春天原来如此短暂,甚至无从寻找。不知何时开始,又不知从何时结束。那她究竟在哪呢?是在乱花深处鸟声中,还是乍暖还寒时候?是春江水暖之处,还是润物无声之时?也许当我们意识到春天来临的时候,春天其实已经开始离去了。
春天只陪我们一程,短暂而无声。像是我们身边的一个朋友,默默无闻的陪我们度过了一段很美的时光。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了在法国拍写真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她叫菲比,是一个上海女孩儿,话不多,远看去更有一种冷峻的感觉。但我相信,每个人都是这样:看上去难以靠近,只要真诚相待,也许打开心扉的将是另一番炽热的天地。菲比就是如此的一个女孩儿。在法国的那段日子里,她成了我最好的闺蜜,我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无话不聊的难以入睡。即便是我感冒了她也坚持要陪着我,后来我病好了,她却感冒了。
和菲比的友情在那段法国之行里是不可缺少的快乐和精彩。一次,我们路过一位艺术家的阳台,他的阳台非常漂亮,葡萄的藤蔓爬满了整整一面墙壁,在半开的窗户上,摆放着两盆水粉画一样的鲜花,阳光倾泻着洒向这一切。我们被这美丽感动的不愿离开,希望能造访这里的主人。菲比说,在法国因为与人的尊重和界限,人们通常不会轻易敲开陌生人的门。我想,岂止法国,在中国也不会如此,但菲比说,为了我们她愿意试试(感动!)。正因为菲比的勇敢和执着,我们有幸认识了这位法国艺术家,更有幸的是,这次写真里收录了在这个阳台拍摄的一组照片!
关于更多和菲比的故事,也写在了新书里,而那组艺术家阳台的写真,也成了我们最满意的系列之一。在此,再次感谢菲比!
在梳理法国之行的日子里,这段友谊让我常在不经意时想起。如此的美好,如此的无声,如此的短暂,一如这春天,一种回忆,一种追忆。
春天也同样的美好、无声、短暂,于是更多的人愿意去寻找春天,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乐此不疲的咏春、怀春、怅春、伤春,似乎春天的生机里也同样的蕴藏神秘和寂寥。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世人求法在心外,太多时候,我们只是在寻找春天,而忘了感受春天。
对于朋友不也是如此么?新朋友变成老朋友,老朋友又成了新朋友,于是电话簿里总会有新朋友加入,而老朋友,却变成了“老掉的朋友”。整日忙于寻找朋友,却忘了感受朋友,且不知朋友是“找”不出来的,正如那句“春在枝头已十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