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死一番犹新生——献给张国荣

(2011-04-01 06:27:49)
标签:

张国荣

哥哥

大死一番

孔子

成长路上

旅行·修行

田海蓉

杂谈

分类: 旅行·修行

      逝者如斯,转瞬八载,雕栏玉砌应犹在,似是故人来。

     明眸似泉,笑靥如春,人间一梦方觉醒,大死犹新生。

                                    ——本文献给(哥哥)张国荣先生

 

大死一番犹新生——献给张国荣
【了望来路一笑之】


 

     前几天还阳光灿烂,偏偏今天却阴郁起来,难道果真是谁在准备一场忧伤?

    

     想必那个黄昏,夕阳洒衣襟,清风解凝眉。在执着与洒脱间进进出出,在混乱和清明中纷纷扰扰,你纵然一跃,跨过了这一世的鸿沟。生时何来,归时何去?子路曾问“生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古老的故事,总是在脑海念念不忘;经典的歌曲,总是在嘴边口口相传;不朽的画作,根本就是为了跨越那个时期而诞生。所谓永恒,也许就是每一个时代的印刻!

 

     既是永恒,便无关生死。一如哥哥纵身一跃,成了我们永远的回忆,面对永恒,原来“生”是那样的短暂而虚幻,原来最接近“永生”之处,竟是大死一番。生者寄也,死者归也。经历了母亲的生离死别,才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如何是“大死一番”。

 

     大死一番是牢关:是经受爱与痛的残忍,是至临生与死的边缘;

     大死一番是勇气:敢摆脱纷扰的纠缠,敢面对真正的自己;

     大死一番是觉悟:如悬壶灌顶般痛彻,如当头棒喝般幡然;

     大死一番是新生:是大疑大悟的醒来,是凤凰涅槃的起点。

 

     如此看来,《论语》中,孔子并没有真正回答弟子,而用了一个不相及的问题巧妙回避——“未知生,焉知死?”这种答非所问确实能让弟子辗转几日,于是奔赴“生”的谜题,惶惶不可终日。显然这将“生、死”看做对立,倘若从未思考过死亡,又如何面对生呢?

 

     今天我们纪念哥哥的离去,他的“死”已然成了“生”的一部分伴随永远,让人们久久追思,深深铭记。然而母亲的离去,更让我重新看待了死亡,重新思考今生。何为生?何为死?

 

     假如穿越时空,我愿拜问圣人——安知死,焉知生?

 

     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tianh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