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醉的李白

(2008-12-02 10:28:20)
标签:

成长路上

佛学

南怀瑾

李白

田海蓉

文化

分类: 成长路上

让一本好书敲开心扉,就像在匆匆世间忽然被谁读透了心思,作者像是知己与你促膝而坐,听你倾吐心声。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境界,想必也正在于此吧。

邀月,是悲苦的一种寄托;对影,也是寂寥的抒发。诗人的悲苦,在于尝尽人间冷暖;诗人的寂寥,也在于读透了世态炎凉。在清秋冷夜,朗月当空,孤影花间,李太白举杯把酒,独自倾吐着那份悲苦与寂寥,这本身就是一种诗意。

而愁苦,是诗人的宿命,若是那夜,太白不曾迷醉月下,何来佳句千古流传。

“月”和“影”虽然只是浪漫的想象,但已成为了李太白眼中的知己,他举杯相邀,他倾述愁肠;他亦歌亦舞,他酒醉自醉。与其说是“月、影”迷醉了他,不如说是他自己陶冶了自己。

这种状态正像是我们读一本好书,字里行间的意境恰恰需要我们自己体会,正这时,我们也在丰富着书中的精神世界。是书启发了我们,与作者对话,其实更像是与自己对话。与其把作者当成知己,倒不如说是我们通过作品更了解了自己。佛家的修身便是意在于此,正像太白“对影三人”的境界,读一本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如此说来,其实读书,正是在读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在生活中悟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