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蓉儿日记 |
一次采访中,有一位记者问我:“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选择做演员吗?” 每次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总是以最虔诚而坚决地态度回答说:“一定会!” 因为我着实发现,我再没有像热爱其他事物一样的如此深爱着表演艺术,它让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为此沸腾,为此兴奋。
记者的采访仍在愉快的气氛下继续,对于一些花边新闻的问题我只是淡淡的代过,呵呵,我知道他们大概是以为我在故意躲避。其实我只是不屑于这些琐事和无中生有的传闻,希望他们关注的更多的是我的作品。
“您觉得您曾经饰演的一些人物跟您的距离大吗?您是怎么调节的呢?”终于有人问起我角色的话题了 ,我很庆幸于这个问题的深度,如果都是这样,我便欣然了:“角色不是为演员写的,而是为了推动剧情所设置的。因此不能让角色适应演员,要使演员融入角色。这便是演员的可塑性了。当然,我在饰演一个角色之前会先去了解角色的背景,做些案头工作,这样就能更好的了解角色,只有角色在演员心中具体了,演员的表演才能具体。”
“您在之前所成功塑造的许多角色中,是怎样使自己尽量的演到位的呢?这又有什么秘诀与方法吗?
一个唐突的问题,对此我不得不做些纠正:“表演没有什么秘诀与捷径。如果非要说出一个方法的话就是---用心体验。如果单纯是演为了表演的话,就是表演学最大的悲哀了。” 对于角色,我从来没有在演,而是以人物的身份去体验,以人物的行为在镜头面前生活。在上戏的时候我的表演老师曾经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 因此,表演艺术就是将生活提炼升华后以最朴实的状态回归到生活上。
就像我最近在《女人不哭》中饰演的那位历尽坎坷的女人“子君”一样。在读剧本时我会将自己置身于子君的位置上感受,子君这时会怎样想,会怎样做。让她每一个回眸的眼神,每一个举手投足间细微的动作,在我心中都是淋漓的、具体的。在拍摄时,子君仿佛生活在我的血液里,附身于我的灵魂中。在导演倒数后的开始时,与对手(邓超)间默契的交流的那个艰辛的女人已不再是我,而是那位我最熟悉的陌生人---子君。直至导演叫停,我仍旧活在子君的生命里。
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会随着角色在剧情的起伏而不自觉的使自己的情绪也随之波动。有时会莫名的快乐,莫名的忧伤,这也许就是表演艺术最大的乐趣吧。
所以,我爱我的艺术。
我想,我会一辈子这样执著这样痴迷的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