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的拓展活动
(2018-05-09 12:31:03)分类: 小学科学 |
一、因“地”开发,丰富拓展材料
(一)活用身边的废弃材料
在科学拓展课的开发中,我们考虑从实际材料的现状出发,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发精彩的拓展内容,我们的废弃材料主要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仪器室中的废弃材料。我们学校仪器室中存放的小学科学老教材的实验仪器,通过整理,我们整理出了一些适合拓展内容的材料,这些材料是我们拓展教学的重要资源。如我们开发的课程《自制小台灯》、《红绿灯来了》、《水果电池》等,都需要用到小灯泡、导线、小开关等电器元件。
二是身边的可回收材料(废弃纸、饮料瓶、建筑弃材等)。我们利用废弃的纸开发一些纸类课程,纸具有容易上颜色、容易裁剪、容易弯折的特点,我们利用饮料瓶的形状以及它能容纳液体等特点开发《龙卷风要来了》、《花样吹泡泡》等课程;学生们学习了这些课之后,不仅获得了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还懂得了将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变废为宝,为我们的科学拓展课服务。
(二)活用学校的空余基地
部分科学拓展内容的实施离不开场地的支撑,如操场、种植园等。这些场地是学生们展现自己的舞台,也是拓展内容实施的保障。我们学校操场边上有一大片种植园,在这片园地上已经种植了一些植物,如油菜花、南瓜、丝瓜等。我们拓展教学中相关的内容也可以利用这一片园地,让学生们可以长时间地去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及植物生长的条件等,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掌握更好的技能。
二、因“人”开发,划分拓展难度
拓展课的教学对象应从多角度进行考虑,如学生们的年龄特征、学习能力、已有经验等。不同阶段的学生,他的知识接受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都不一样。随着阶段的提升,学生们的知识接受能力越来越强,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也会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他们的已有经验也会随着阶段的提升而不断地丰富。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能用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描述相关的实验现象,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探究方法作出适当的改进。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后,能够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对现象和事件的发生作出假设,借助一些仪器进行自主观察研究,能正确地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五年级的学生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比较完整的实验计划,具备实验设计和变量控制的意识,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有效的小组合作能力。
三、因“时”开发,顺势拓展延伸
在小学科学拓展内容的开发与实施中,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季节、温度、天气等因素。哪些拓展内容适合在特定的季节开展,在顺应季节的形式下,可以让我们的拓展内容有效地实施,让学生们顺畅地动脑动手探究。此外,我们也对这些拓展内容在天气、温度等方面做了一个解读,确保在拓展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们在学习之后,对科学这门学科更感兴趣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动手能力也大幅度提升,让我们的小学科学拓展课得到更好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