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之行之 站在火山口

(2006-10-09 00:13:09)
9月4日

从庞贝古城出发,坐短途大巴去维苏威火山.大巴一路绕行,怎么绕视线都会凝聚在维苏威这个焦点.这座山太醒目了,与周围重峦叠嶂的大小山头相比,它是那么地与众不同,无论如何都不会认错.

维苏威火山,山头是非常优雅的浑圆,近山顶的1/3高度都是光凸凸的,寸草不生,与其他苍木掩映高山相比,平添一丝傲气.

大巴在上山途中在一个小小的驿站休憩.一位老人上车来向我们介绍他传奇的一生.他是在1944年火山最近一次喷发中的幸存者,并且为这座火山服务了一生,一直到最近才退休.这位老人除了用各种语言诉说生平外,还附带推销一本他所写所拍摄的维苏威火山的书.当他知道我们是中国人之后,非常快乐地向我们说:"谢谢!"汽车离开这个驿站——其实是废弃的索道站台.我好奇,这位老人,每半个小时就要向世界各地的游人重复同样的故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伙伴朋友曾丧生在这里,为什么他依旧选择留下?并且几十年都不离开?

离山顶大约直线距离只有100米的样子,巴士停了.我们买票上山.火山的路由火山灰铺成,踩上去咯吱作响,细密的小石子总雀跃着钻进鞋里,才爬行不到10分钟,我们的裤腿已经灰蒙蒙了.劳工蹲在地上翻来翻去,翻出一块类似于结晶一样的石块,看上去象黑钻石.我狂呼淘到宝.结果,没走几步就发现,比这宝贝还大的岩石,色彩各异,只要20欧就可以买一盒.这些都是火山喷发带出的深层熔岩.

火山口上云雾缭绕,由山顶远眺,基本看不清楚海湾.一想到自己不恭地踏在一座活火山的头顶,身后就是深达百米的火山口,我竟有些许隐忧,不晓得这些烟雾会不会是喷发的前兆,而我自找着不远千里赶来寻死.

前方一对英伦男女热切交谈着,内容涉及历史文化自然宗教.劳工说,这是典型的旅途艳遇.原本素不相识的陌路因为一次旅程,也许就终生相守,也许短暂欢愉之后各奔前程.那位男士在我们一群驻足趴在栏杆上往火山口眺望的时候,一本正经地说:"你知道我是研究地质学的?理论上说,活火山的爆发需要诱因,你在这里大声呼喊,跺脚,甚至撒尿,都会引起喷发.也许此刻我们谈笑,下一刻就被写进历史了."我大笑着回应:"第一,我不会公然撒尿;第二,写进历史的是火山,而不是我.没人知道我的名字,顶多给一具化石编上号."

背山侧,游人可通过望远镜遥望庞贝古城.

忍不住感叹:那么远的庞贝尚且被湮没,这种眼前活生生的教材再加上近100年里70多次的活动,都无法阻拦人们在此生存的信念.近处的山脚下,村落的屋顶与绿树交映,密密麻麻延绵不绝.虽然说科学家不断放出火山要有更大喷发的恐怖消息,政府也花大量的钱去移民,而维苏威人却固守着这片火山灰浇铸的沃土.人的胆量何其大!

在庞贝,我还对"人定胜天"之说嗤之以鼻,一个渺小的人,是无法与自然抗衡的.而到了维苏威,我立刻明白,这个所谓的"人"字,不是单独的个体,一个族群,而是一段由不断繁衍的生命持续书写的历史.总是有新的生命去填补旧的空白,这是天也无法恫吓的.

 
欧洲之行之 <wbr>站在火山口
 
维苏威火山口
欧洲之行之 <wbr>站在火山口
 
山脚下的村庄
欧洲之行之 <wbr>站在火山口
 
岩浆流淌过的山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