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艳庭的生活和刘良伟的言说

(2013-01-22 11:09:23)
标签:

原创诗评

中国洛阳

余子愚

文化

分类: 原创诗评

张艳庭的生活和刘良伟的言说

 

/余子愚

 

首先很高兴第三次来到焦作,我一直把焦作当作河南80后诗人尤其是我个人的诗歌圣地,因为2008年首届中原青年诗会就是在焦作举行,而我也是在那次诗会上有幸结识了一大批优秀的焦作诗人。

其次向张艳庭和刘良伟表示祝贺,祝贺他们首本诗集的出版和研讨。

张艳庭和刘良伟是我在焦作最好的两个兄弟,艳庭为兄,良伟为弟。20088月,首届中原青年诗会在焦作举行,刘良伟作为发起人之一,做了大量工作。而张艳庭是连续五年不间断参加一至五届中原青年诗会的80后诗人,可见其对诗歌的真正热爱。

张艳庭的诗歌,我认为是属于生活的,即生活诗,这恰好和其诗集名称《你好,生活》有着暗合。张艳庭是一个真实的人,有着诗人的单纯和儿童般的天真,从我们认识到现在,近五年的时间,他一直是位令我尊敬的兄长,无论是生活,还是写作,都是我的榜样。

在《你好,生活》中,张艳庭写到了日常的生活,写到爱情,写到灵魂,这些都是有着沉甸甸的分量的。可以说,倘若没有一颗始终保持敏感的心,没有对生活的敏锐的观察,是不可能有这样一本诗集出现的。

张艳庭不仅是一位好诗人,更是一位好丈夫。记得第四届中原青年诗会在南阳西峡举办时,张艳庭上山采摘了一些樱桃,精心包好,带回焦作,给媳妇品尝。他勇于面对现实,在生活的重压面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对文学的热爱,这从“你好,生活”以“你好”这一热情招呼开题,可见一斑。

刘良伟的诗歌,可以看做是一个人的自言自语,他的诗集中有一首以《自言自语》为题的诗,写的很好。良伟在后记中说:“我过着我的日子,吃着我碗里的饭。我只是在我的生活中说着我的话,在我的大地上感受着我的疼痛和我的幸福。”良伟是清醒的,也是敏锐的,他一直保持着一颗诗心,用诗歌来表达个人对生活的感情。

由于年龄的缘故,良伟算是河南80后诗人中比较年幼的一个,可是他却不断学习和提高,对诗歌的悟性使得他的诗歌在近年来更加优秀。我比较欣赏良伟的短诗,俗话说,一寸短,一寸险。可是良伟的短诗可谓炉火纯青。如《老地方》“那时/我们常说老地方见/现在/老地方 空无一人”。还有《黄昏》“这是一个无人看守的黄昏/我们紧紧地抱在一起/和黄土一样/我们紧紧地抱在一起”,都是很智慧,很有灵气的短诗。

说点题外话,我一直以为河南80后诗人不乏实力派,可是由于地域和诗人自身的原因,目前河南80后诗人在国内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当然,诗人首先需要写好作品,名气只是作品的附加。但是,作为在场的诗人,我们无法脱离时代和诗歌现状的影响,如何使得自己通过诗歌发出的声音更加响亮,更加持久,更加引起更多人的共鸣?这需要年轻的诗人包括我自己去思考。

80后诗丛的推出,可以看做是80后诗人们的一次自我总结,是对当下80后诗歌的一次终结,当然,我更愿意把它视作一次开始。作为“80后诗丛”的一部分,张艳庭的《你好,生活》和刘良伟的《手语》两本诗集必将随着这套诗丛在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久的时间之后,继续展现其价值和意义。

相比于张艳庭和刘良伟,我是一个向生活低头的人,面对生活的重压,对诗歌的热爱与日俱减,非诗歌文体的写作远远超过诗歌。在诗歌的坚守上,我更加钦佩艳庭和良伟两位兄弟。

再次祝贺艳庭和良伟,在2013年的元月,我们为了诗歌相聚一起。在此,提前给大家拜年,谢谢大家!

 

20131922:46 洛阳

 

(本文为张艳庭、刘良伟诗歌研讨会现场发言稿)

 

     张艳庭、刘良伟诗歌研讨会2013年1月12日上午召开。特邀资深诗友马新朝、邓万鹏、余子愚做高屋建瓴式发言,巫婆琳子主持。焦作本村诗友韩达、刘金钟、呼润庭、郜希贤、王客枫、马冬生、张春雷、王山林、王中青、桂行清、朱自力、宋金柱、朱志明、呼延海燕亲昵点射,焦作日报、晚报记者高小豹、赵改玲列席公正,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文红霞专著有评。研讨第一轮刚刚落定,等待半天的焦作月季朗诵艺术团南河老船和秦继利快速开通另一频道朗诵解读,诗人王中青和刘金钟也起身配合,顿时这一频道大放异彩。虽然各位发言时间一再被限制,但会议时间一直延长,直到到12点50才到食堂去吞咽物质的食物。

张艳庭的生活和刘良伟的言说
转自诗人琳子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689810101bzin.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