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青年诗人周琦、锤子主编的民间先锋诗刊《红色玩具》即将推出吴小虫个人专集《生而为人》,该诗集收入作者短诗、组诗、长诗约200首,全面反映了作者的写作成绩和诗写才华。诗集装帧设计一流,适合收藏、研究、解闷和如厕观看。因印刷数量不多,造价高,原则上不方便赠送。有心者可解囊购买,一本50元,包含邮费。即日起接受预订,书到即邮寄。预订电话或短信:15234170494
![[转载]卖诗集啦,卖诗集啦 [转载]卖诗集啦,卖诗集啦](//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也来喊一嗓子:欢迎转载、顶起,也欢迎拍砖!
3.小虫感言:
写了这么多年,终于搞了一本真正的诗集。上大学时出于某种冲动,急匆匆地将一些高中习作结集,还不知廉耻请来朵渔作序,现在想想,真是为难他了。那本诗集内容虽然幼稚,但一出来就卖了不少,主要是一部分中学生和本校同学。这本诗集算是慎重,也可以说是对自己诗歌的一个总结。自以为还是成长的太慢,缺乏天赋和才情,但却不缺乏一颗对诗歌虔诚的心。不过这本集子终可告慰自己,努力没有白费,自己不再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了。
我的诗歌写作始于新世纪,从懵懵懂懂到逐渐建立自己的诗歌观念,这中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总的来说,我的诗歌趋向“雄辩”,我愿意把诗歌像茶叶一样越泡越舒展,或者说我的诗歌愿意在语句的枝枝蔓蔓间寻求历史和个人的生存真相,因此带来的诗歌不纯粹和诗歌缺乏节制等毛病。可是有什么办法?我注意到一个成熟的诗人,在最后总是越写越庞杂,有的竟然因为诗歌容量不足而不得不用其他文体代替。
在此时代,诗人趋向边缘化并非没有缘由,当传统的身份遭到社会认同、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质疑后,当社会只依靠知识的工具性重建中国文化,相对忽视了终极价值和信仰的建立,当诗人的身份功能角色全面衰退,他们特有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批判不能得到重视后,于是,社会的大众立场就代替了诗人们应有的立场,诗人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世界中就成为普遍事实。
用诗歌介入现实是一种值得尝试的道路,这样能恢复诗人自我公共特性的缺失,我的《急就章:王家岭矿难》、《杜甫》、《传统的蜕变》、《演出:写给邓玉娇》等就是这种类型的诗作,但我深知她们可遇不可求,因为与公众之间差距的缩小或者落后于公众,我的诗歌就经常在繁琐的日常生活的缝隙间来回周旋和打磨,间以对时间、生死等永恒命题的小小窥视。
然而这无可厚非,时代造就了我们的生存语境和历史语境,但是如果能积极回应,也无愧于诗人二字。从另一个层面说,我的诗歌因为忠实于自己的书写,也有些“留得诗篇自纪年”的味道。
有几位关心我的朋友劝我写一些其他文体,我虽口头说嗯,但在我内心,我觉得我还可以在诗歌上面继续求索,而且我确信自己能走很远。因为我对自己目前的诗歌是不满意的,在编辑这本集子时,临交稿前还是删去了十几首,我和周琦说,我对自己的诗歌现在越来越怀疑。就在上午,我翻看一本刊物,里面有雷霆、唐晋、温建生、徐建宏、赵树义等人写小峪煤矿的诗歌,看完后一种深深的自卑感涌上心头——我绝对还写不了这么优秀的诗歌!
这几年间,为了寻求一个相对好的写作环境,我频频换着工作;这几年间,我也越来越踏实和内敛,不再出去参加活动或者聚会,一个写作者不需要依托一个圈子或坛子,一个写作者也不需要认识一大帮写作的人才能写作。写作就是这样简单,有了时间和心情,有了执着和细心,在纷乱变幻的世界中,你开始在电脑上,敲下那颤动心灵的第一个字。
2011/7/20
![[转载]卖诗集啦,卖诗集啦 [转载]卖诗集啦,卖诗集啦](//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