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上有一种情愫难以忘怀——读梦馨散文集《雨荷吟丝》

(2011-05-31 16:50:40)
标签:

原创书评

中国洛阳

余子愚

分类: 资料汇编

世上有一种情愫难以忘怀

              ——读梦馨散文集《雨荷吟丝》

 

文/余子愚

 

其实我不懂散文,也不能为散文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但是读了梦馨的散文集《雨荷吟丝》之后,我还是想表达一下我的一点浅见。

首先,祝贺梦馨散文集的出版,可谓二十多年磨一剑,今朝文学梦圆,可喜可贺。

其次,我要真诚地向梦馨学习,学习她坚持散文创作的态度和行动,不追名逐利,不跟风招摇,一直低调而严肃地进行文学创作,在告别了青年时期之后,依然保持对文学的热爱,痴心不改,令我敬佩。

最后,谈一下我对散文的浅见,以及对梦馨散文的一点建议。

我以前写诗,现在写散文多一些,在我看来,诗歌简练,三言两语便可将个人的情感表达出来,诗歌能迅速地打动人,引起读者共鸣。而散文却需要更多的词语,或铺陈渲染、或开门见山、或一咏三叹,写法多种多样,但大都需要读者在读完全文之后才能知晓作者的用意。相较于诗歌的“少”,散文更需要“多”。同样,相较于诗歌金子般纯粹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更需要“杂”。多而杂,决定了散文的容量更大,如果说诗歌是少数人的,那么散文就是老少咸宜,属于多数人的。

由此,一个怪现象便产生了,散文往往被人小看,很多人瞧不起散文,尤其是写诗的人,觉得散文谁不会写,写散文罗哩罗嗦,简直是浪费时间。

但是散文的记叙性与深度,一点不亚于诗歌。诗歌易抽象,易晦涩,而散文大多深入浅出,将事物的因果娓娓道来,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1935年4月,著名作家郁达夫在《良友版新文学大系散文选集导言》中说,“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即散文的写作意图,或者叫主题,抑或要旨。他又指出现代散文的三大特征为“个性”、“内容范围的扩大”、“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

对此,我深表赞同。我们知道,郁达夫的散文成就一点不亚于他的小说,七十六年过去了,他对散文特征的概括一点也不过时,对散文写作者来说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对照这些,我们再来看梦馨的散文,从“内容范围的扩大”、“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这两方面来看,梦馨做得很好,她的散文题材很广,有对亲人的思念、牵挂,有对身边一草一木以及大众生活的描写,有对四季变化的感受,有对节日的感怀,有对壮美山河的歌咏。

但是,从“个性”上来看,梦馨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尽快确立写作风格,使文风明朗化,是梦馨散文写作的当务之急。

这里仅挑出一篇题为《有一种情愫难以释怀》的散文,管中窥豹,简略说几句。这篇散文从选材、情感,到行文,都很优秀,值得肯定。倘若梦馨的散文写作由“小我”更多地转向“大我”,不仅能“反求诸己”,还能“推己及人”,朝深度和广度上挖掘内涵,她的散文将更加优秀,更加不容小觑。

什么是散文?或许正是这种难以释怀的情愫用文字进行的表达。

这里,祝福梦馨,愿她能为我们献出更多的难以释怀的情愫,期待她的下一部大著的出版。

 

2011-5-28

 

(注:此文为梦馨散文研讨会未发言的发言稿)

 

世上有一种情愫难以忘怀——读梦馨散文集《雨荷吟丝》
    2011年5月29日,洛阳女作家梦馨的散文作品研讨会在洛阳孟津县举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