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国槐》,欢迎编辑选稿
(2011-04-01 18:18:33)
标签:
原创散文中国洛阳余子愚杂谈 |
分类: 原创散文 |
国槐
文/余来水
天气越来越冷了,人行道边上的国槐,在干冷的冬风吹动下,树叶止不住掉落。
小时候,我好像从未见过国槐树,在我的老家,漫山遍野生长着洋槐树,每到春末夏初,洋槐花开满村庄。我忍不住央求父亲为我采摘,最好是趁着花未全开的时候,一朵朵粉白色的洋槐花,如同一个个小口袋,拿来蒸熟,拌上调制好的蒜泥,很好吃。
我十岁那年,开始到县城读书。在县城的马路边,我看到一棵棵叫不上名字的树木,叶子与洋槐树有些相似,树枝上却没有洋槐树那样的刺,而且在洋槐树开花的时节,这种树也不开花。我一直很纳闷,后来一位同学告诉我,这是国槐。
国槐,我一下子记住了这个好听的名字,如同国旗、国歌、国徽一样,能以国家命名的树种,让人敬佩。后来查阅资料,才知道洋槐树正如洋油、洋柴一样,是从国外传来的,却极能适应我国的气候,因此遍布各地。
一直沉默的国槐树,到了夏末秋初,才会开花,一朵朵米黄色的花蕾,有着淡淡的香气。常看到老人们采摘国槐花,不知道干什么用。壮着胆子去问,老人和蔼地告诉我,国槐花又叫槐米,拿来晒干,可以泡茶,当药用。
槐米,又一个形象的词语,我忍不住仔细地观察国槐花,那一朵朵的米黄色,不正像一粒粒饱满的小米吗?
后来,来到一座比县城更大的城市求学,这里的一种特产让我对国槐增加了更深的印象。“新安县槐豆,清热去火治咳嗽,治咽炎,嗓子干,嗓子疼。”走在这座城市里,经常能听到电喇叭里传出这样的声音,往往是一个中年男子,骑着一辆老式的自行车,带着一个农村常见的粮食口袋,口袋里装着闪着黑褐色光亮的槐豆。
槐豆正是国槐花结的果实,不愧是国槐,开的花有药用价值,结的果也能治病。我虽然从未喝过槐米泡的茶,也没体验过槐豆的药效,但是看着走街串巷吆喝着卖槐豆的那一张张淳朴的脸庞,我深信不会有假。
眼下,在这个城市工作和生活,走在上下班的路上,我常常与一棵棵沉默不语的国槐树相遇。它们就像我的父辈们,低调、沉稳,不张扬,踏踏实实地花开花落,年复一年地奉献出累累硕果。
城市的生活,压力很大,我经常有一种想逃的心态。现在我才明白,自己要向国槐学习,像一棵本分的树那样,在这个城市扎根生长,并期待着开花结果。
(883字)
通联:(471000)河南省洛阳市中州中路135号牡丹文学杂志社 余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