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一尾小鱼
(2010-03-29 10:59:10)
标签:
原创散文中国洛阳余子愚文化 |
分类: 原创散文 |
【原创散文,欢迎编辑选稿】
纪念一尾小鱼
文/余子愚
我并非先知先觉的人,可是面对一尾小鱼,我却知道它最终的结局:消亡。
请原谅我的残忍。在这个春天,我陷入一种对自我的拷问,我的善念在哪里?为什么要从汝河里将一尾尾小鱼虾抓回,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快乐吗?
2009年11月底的一个周末,我和她一起去汝河,远处的山令我着迷,看不清山的面貌,只有望一望脚下的河滩。河滩上一汪汪水潭令我们惊喜,在拣了一块奇石之后,我们弯下腰,在有些冷的河滩上,开始了一场抓捕行动,抓捕对象就是小鱼虾。
奇石很独特,正面右半侧是半月形的青色石面,不规则的整体,以白色为基调。拿在手中把玩,以上北下南的位序来看,我称其为“月出于东山之上”。将奇石放在水潭边,用河水清洗,月牙更加清晰。她用手拨开水潭里的水草,清澈的水中,游动着一尾尾小虾和小鱼。快乐占据了上风,我在汝河河滨公园奔走,像一个捡拾垃圾的老人,眼睛盯着一只只张开嘴巴的垃圾桶,还好,最终一只饮料瓶进入我的视线。
抓捕行动正式开始,我和她开始比赛,比谁抓的小鱼虾个子大,比谁抓的小鱼虾数量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技术含量的,我们的抓捕动作由笨拙变得灵动。在河水中浸泡的双手,被紧贴河滩的小河风一吹,生疼生疼。可是贪欲战胜了寒冷,我们依然一次次将手放入水潭,只逮大的小鱼虾,小的不入我们的眼。
直到下午两三点,辘辘的饥肠使我们意识到该收手了。我问她,小鱼虾在冬天会不会被冻死?是啊,这样的河滩,如何与河道相通?我随机翻开一块石头,一条寸把长的泥鳅出现在我面前,它的身手如此敏捷,眨眼的功夫,泥鳅不见了!
气急败坏,我发誓要逮到它。我翻开一块块石头,泥鳅躲在我看不见的角落,大气不出。不得不承认,人有时不如一只泥鳅。她说,或许河滩上有我们看不见的地下暗道,通向汝河。我和她只得撤退,沿着汝河的边沿,向河堤走去。阳光打在我们身上,风吹着河滩上枯黄的野草,有人栽种的青菜,颜色有些营养不良。我怀揣那块月亮石,牵着她的手,一尾尾小鱼虾在瓶子中怡然自得地游动。她的快乐比我的更多。
我们这时就是上帝,虽然没有创造小鱼虾的生命,却决定了它们的命运。
你在春天是否见过野生的鱼苗?远看黑乎乎的一层,在河边抱团游动,等你伸开贪婪之手,它们一个个身姿矫健,从你的指缝中溜走。就是这样的小鱼,小虾似乎更小,身体透明,身长不足两厘米。你是不是要喘口气,我和她不是十恶的侩子手,可是我们用善良损害了小鱼虾的生命。
回到汝阳,她将装有小鱼虾的瓶子放在屋子,室温是比较温暖的。小鱼虾用尾巴摇动,讨好我们,像一只只小哈巴狗,讨好主人。
对于小鱼虾,我们不是主人。它们和我们一样,都是自然造化的。
之后,一场又一场雪降落。远望汝河滩,一片白。我担心水潭里的小鱼虾会冻死,或许这担心是多余的,水里的温度应该更暖和。
瓶子里的小鱼虾,开始消失。虾米的生存能力明显不如小鱼,它们消亡的更快。在小鱼虾数量损失大半时,她找到了一个玻璃鱼缸,将小鱼虾搬到鱼缸里,天气逐渐变冷,她将鱼缸放进办公室,那里有暖气。
一个月过去了,我打电话问她,还有多少只小鱼虾活着?
数字总是减少。
到了元旦,我再次去看望鱼缸里的生灵,仅有一尾小鱼在游动。2月初,临近春节,气温更低,她打电话说,那只小鱼创造了奇迹。在没有喂食,仅仅是换水的情况下,它活了差不多三个月!我说,这尾小鱼真是英雄。她便要我写点文字,我一口答应下来,却没有动笔。
我能够知道小鱼的归宿,倘若我们不将它们带回,而是放生到汝河里,告别了水潭的小鱼虾,说不定能够存活下来。可是,我们没有,没有做这样的善举。我们的贪欲,或者说占有欲,使得我们后悔现在的结果。
总计十多尾小鱼虾,从汝河滩的水潭中,来到县城,难以存活。正如久居乡下的人进了城,他们很难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犹如此,鱼何以堪!
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烂漫的少年。夏天的一场暴雨,老家的河水上涨,小鱼被冲上河滩,雨过天晴,河水退却,一尾尾小鱼在太阳暴晒下,垂垂欲死。我拿着洗脸盆,将可怜的小鱼抓进盆子,端着跑到院子后面的池塘,将小鱼倒进去。到了秋天,池塘的水即将干涸,堂叔竟然发现里面有几十尾半大不小的鱼。我才知道,我救下的这些小鱼在池塘中延续了数月的生命。
春节后,她回到单位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看望那尾鱼。
意料之中,玻璃鱼缸里除了浑浊的水,什么都没有了。
她问我,文章写了吗?那尾小鱼没有了。
我说,准备动笔了。我是一个俗人,不能装清高。在没有失去时,很难知道珍惜。
还好,她没有看见小鱼翻着肚子,漂浮在玻璃缸的水面上。
还好,春天的暖风正吹过汝河滩,水潭里的小鱼虾或许早已游进汝河中。
再去汝河,我和她要做一次忏悔。
我知道,这并不是为小鱼虾。
2010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