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照个人内心的诗篇——简评王九城的诗

(2009-09-11 12:05:14)
标签:

原创诗评

中国洛阳

余子愚

文化

分类: 原创诗评

观照个人内心的诗篇

——简评王九城的诗

 

文/余子愚

 

王九城是一个勤奋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他的诗歌在现实生活和记忆深处展开书写,很见智慧,见思考,这一点是很多诗人所缺乏的。当下的诗歌大多庸俗化、大众化,感情单调,思想平庸,缺少个人的见解和思考。王九城的诗歌大多是观照个人的内心,他在打量着自己的生活,打量自己的生活,他是一个不断反省自我的诗人。

在《沉默是会被传染的》这首诗中,“他的沉默与年龄有关/长一岁,沉默一分/他的沉默,与地理有关/从山东到陕西,他越来越吝啬/自己的乡音。”,这是一个漂泊异乡的人独有的感受,在异乡,乡音是很少用到的,这种沉默是由于乡音的很少使用导致的,而这也正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无奈,这种身在他乡为异客的感受相信每一个在外漂泊的人都能感受得到。

“他们是我多年前创造的/两个泥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我给他们血液,给他们水/然后把他们从骨肉里分离/先让他们在大地上受苦受难/慢慢地爱上彼此”(《两个泥人》),诗人在此跳出生活这个圈子,用造物主的姿态出现在诗句中,他创造了两个泥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他们相爱了,之后“给他们/填不满的欲望。令他们/渐渐迷失自己。我让他们/在后来的生活中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直至厌倦/喊着要回到过去”(《两个泥人》),这便是世俗的生活,欲望出现,相爱的人迷失了自己,他们在生活中气喘吁吁,变得厌倦,喊着回到过去。这“过去”是什么?是成为泥人之前,是回到泥土,这对于人的生命而言,就是厌世,就是终结生命,这是巨大的悲哀啊!

“我这个创造者也累了。于是/把他们放回到水里/看他们瘫软,又彻底融在了一起”(《两个泥人》),这样的结局是令人失望的,创造者也累了,泥人被放进水里,他们瘫软,却又彻底融在一起。在我看来,这首诗看似冷酷,却有着王九城的巨大悲悯,他冷眼旁观的写两个泥人的出生、相爱、厌倦、到最后的融在一起,这正向我们揭示生活的本质,世俗之累是加在现实生活身上的重负,最后的泥人被放回水中,我以为可以理解为用清水来洗濯世俗的内心,洗去附加在泥人身上的世俗这一“重负”,为他们减压,找回自己的内心,不再迷失。他们又彻底融在了一起,正可以理解为重新相爱,而且是在平淡生活中的纯真相爱。

王九城的许多诗歌写到了对自己内心的观照,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内省。“现在/只剩下肉体和内核/还属于你。我不懂得爱/我不会去了又回。你眼中的无情之物/高于生,低于死。我所说的/永远和你所见的不同/你看到的是软,我坚持的是硬”(《芒果》),这是一种自觉的坚持,“你看到的是软,我坚持的是硬”,对于诗人王九城而言,他的诗歌正是这样一种坚持。在理想缺失,物欲横流的时代,在审美整体疲软,虚伪流行的时代,坚持硬是必须的,坚守内心的审美是必须的,也是需要勇气的。这是值得赞赏的。

“她安静地端坐/正一点一滴,重温着流失的时光和爱”(《一个开家长会的女人》),写到了对他人的关注,体现诗人的博爱和悲悯。

“我好像记起来了/我只是送走了你,并且/忘了问你/什么时间回来”(《找》),“找”是一个动作,找人,其实也是找我们自己的内心,生活中我们丢失的东西,内心忘却的东西,都是需要寻找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忘了问一下丢失的东西什么时间回来。

“它咬紧牙关,咬紧/逝去的日子。在沉默中/绷紧疼痛的秘密/直到弦断,直到成灰/被一阵风吹,散尽”(《挂在墙上的琴》),琴失去了弹奏它的人,变得沉默。沉默却不是放弃,琴在坚守,坚守它的内心。琴何尝不是诗人自己呢?这和“我坚持的是硬”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个姓张的人/剥出一个完整的栗子/放进我的嘴里,咬一口/香中带甜。这个剥第二层壳的人/就是我的妻子。这个栗子/就是我们多年的婚姻”(《糖炒栗子》),这首诗写到了婚姻,也写出了爱情,多年的婚姻,依然能够显露出爱情的存在,这是幸福的事情。

“命运如此相似。那些花不会重返枝头/那个离去的人,不可能归来”(《落花》),落花和亡人一样,都是生命的消逝,诗人的咏叹,用现代诗的语言承接了古代诗歌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思想认识。

“每个清晨,我像初升的太阳/融入陌生的人群。傍晚/满身尘土归来,再洗干净”(《进入房子里的人》),比拟绝妙,诗人在清晨出发,傍晚归来,满身尘土,这就是生活,还好“再洗干净”四个字,写到了生活的态度,不抱怨,不绝望,洗干净,休整之后,再次出发。

“年复一年,我再也停不下来/无意中被弹落在地/一直蹦跳。痛,却不碎”(《玻璃球》),这首诗和写琴的那首一样,我把它看作是诗人的自况,从我们出生,到走上社会,生活就是一条不归路,我们再也停不下来,高空舞蹈,有时会落在地上,还一直蹦跳,很痛,却不碎,也是不能碎的。因为这就是人生。

“很不幸,这四个人分散了/失去了彼此的消息。很不幸/这四个人,其实只是同一个人”(《逃犯》),逃犯写到了人一生的四个阶段,青葱的少年、热情似火的青壮年、成熟的中年、迟暮的老年,人的一生,都需要经历这四个阶段。理想留在了春天,少年多幻想;青壮年无惧无畏,很多事情都敢尝试;将成熟的果实隐藏,这是圆滑世故的成年人;老了,生命结束,归于冬天的大地。很多人仅仅着眼于局部,不能通观自己的一生,这也正是诗人王九城所言的“很不幸”。

总观诗人王九城的诗歌,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思考着的诗人。他的诗歌在表现现实生活中有着独特的见解,在记忆深处追寻自己的内心。这些诗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诗人,更展示了一个不断思索生活,不断反省自我的人。这是一个优秀诗人优良的品质。

 

2009年9月11日  洛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