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文:回乡书

(2009-05-23 00:06:54)
标签:

原创散文

中国洛阳

余子愚

文化

分类: 原创散文

◎回乡书

 

文/余子愚

 

辞职的那天夜里,东莞下起了48天来的第一场雨,冬雨的降落验证了一个居住东莞十多年的朋友的话,东莞的冬天很干燥的,但是气温一直很高。屈指算来,我来东莞已经4个月了,在这里彷徨,打工,每天机械似的上班,下班,读书,写诗,和朋友聊天,日子似乎就这样过去。实际说,倘若不是到了年底,我是不会轻易离开东莞这片土地的。东莞没有洛阳漂亮,但是这里商业意识的确比洛阳强很多,一切都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包括个人的价值,在这里,谈论文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东莞是打工者的集中地,近700万打工者构成了这座城市的主体,在东莞4个月的时间里,我去过寮步、茶山、虎门等镇,寮步镇的建设丝毫不逊色于东莞市区,虎门居中,因了山岭的阻碍,镇里的厂房较多,服装批发市场的优势吸引了大批客商。茶山只有镇里还算可以,比起寮步和虎门差了许多。东莞不仅有经济,现在也在极力发展旅游,文化牌打得不错,比如虎门的虎英公园,林则徐禁烟处等遗址,颇有人文气息。我去过的东莞市区的可园,是岭南画派的发源地,历史不算悠久,但是可园的布局,亭台楼榭,秀丽的可湖,湖岸的垂柳,四季常青的植物,倒也增加了几多趣味。

在东莞,我是很难有心思去游玩的,因为打工首要的是生存。对我而言,工作是第一位的,每天早上起床,赶城巴,跑步穿过马路,还常常担心迟到,这还是我的第二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在东莞,我和朋友一起摆地摊卖书,体验生存的艰难,在众人的疑惑眼神下讨生活,好在看我们不像坏人,城管并不干涉我们。之后,我去一个报纸发行站当过投递员,每天凌晨4点半起床,5点签到,拣报纸,出发,直到8点,可以投递好当天的报纸。下午开会,拜访客户,这样的工作做了不到一周,因我个人的原因选择放弃。

在东莞,我无时不在想念家乡,想念洛阳,那里的亲朋好友,对我这个漂泊东莞的游子颇多关心,颇多鼓励,一位老师说,子愚,在外面觉得累就回来吧,洛阳还是可以生活的。我听了十分感动,我深知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文字是我生活的乐趣,如同菜肴里的盐巴,为我的生活增添许多味道。可是对于现在的我,文字在打工生活中显得苍白无力,无法为我带来物质的帮助,只能是精神上的一种享受。

辞职之前,我向朋友们透露了回乡的消息,许多东莞的诗人作家劝我留下,他们是我的榜样,他们在东莞十多年,进过厂,洗过碗,刷过盘子,被抓去办暂住证,吃了很多苦头,但是他们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坚持写着,一步一步努力着向前走,直到今天,小有成就。我选择离开,是因为我对家乡,对洛阳有一种割舍不掉的情感,四年的浸染,四年的潜移默化,我自觉把自己当作一个洛阳人。我爱洛阳,这里的人,这里的文化,包括脚下的土地,呼吸的空气,洛河里流动的水,都显示着温情和亲切。对于东莞,我更愿意相忘于江湖的守望。

今天,我做出回乡的准备,听着窗外淅沥的雨声,东莞的第一场冬雨,为即将告别这座在经济风浪下摇摆的城市,为一个在路上漂泊的年轻人降落,没有特殊的意味。我不会忘记东莞,这100多个日夜,这里的朋友和经历,在北方的日子,会一次又一次涌进记忆,难以忘怀。

 

2008年12月27日 东莞

 

(本文发表于《牡丹》2010年5月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又一次
后一篇:四叶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