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读余子愚诗歌:《声音》和《床上的月光》
(2009-05-05 23:11:48)
标签:
他言愚非中国洛阳余子愚文化 |
分类: 他言愚非 |
读余子愚诗歌:《声音》和《床上的月光》
文/南煜
当余子愚身着“玄鸟特邀诗评人”的披风步入玄鸟诗歌论坛时,我很高兴,一个热爱诗歌并对诗歌要求“苛刻”的诗人,终于露面了,我这是由衷的高兴。尽管在网络时代里,我的这种“高兴”或许会招来很多人的质疑。
今天看到子愚的新作《声音》和《床上的月光》,又一次让我见证了他体内的理想雄狮般的轰鸣,又一次见证了诗人在这浮躁的大环境里为理想奋斗不息,却又安静生活的场景。
1、《声音》这首诗,是子愚心态的写照,这种心态是被理想一次又一次冲击出的难以平静的心态,这是一首“抒志诗”。
“鸟在树上鸣叫\树比楼高”,诗人或许在郊区大树包围的小楼里居住,当他听到树顶的鸟鸣时,“怀疑声音从楼顶传来”。这是白日里有“鸟鸣”的场景,是真实的生活现场,人们都在为生活奔波,忙忙碌碌,无暇顾及其他。
但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在深夜往往过着“最难将息”的生活。“夜深时\飞机从我居住的屋顶飞过”,我们的视野不再局限在高树围绕、鸟鸣其上的小楼里,透过黑色的绿荫,巨大轰鸣声在诗人的心里响起,“飞机从我居住的屋顶飞过\巨大的轰鸣声\显示马达的力大无穷”,并且是在深夜,还有睡意吗?飞机飞向远方,马达力量无穷,此时诗人的内心被梦想击穿,是激动的,也是悲壮的,那么到底有没有飞机从“我”居住的屋顶飞过,有没有“巨大的轰鸣声”?我想这是诗人精神化的抒发,“显示”二字更表达这种精神对诗人“力大无穷”的冲击,诗人是被动的,是难以自制的。
此时的诗人还会有睡意吗?没有!一个毫无睡意人忍耐这一切而沉入“睡梦中”,而这个“睡梦”恰恰是一个“伪现场”,同时“一万头雄狮在我体内惊醒”,并且这“一万头雄狮怒吼的声音\你们听不到\他们也听不到”,所有的人都听不到。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激情,是理想与现实撞击出的火花。同时,我也听到“一万头雄狮怒吼的声音”在抱梦而眠的诗人体内发出,这种感觉令人激动、焦躁,难以言说却有真实的存在,这种感觉更让人兴奋不已。
读到子愚这首“自我言说”的诗时,我一次又一次的被感动。最后祝子愚梦想成真。
2、在《床上的月光》里,我又看到“最难将息”的诗人在“漆黑的屋子”里, 面对“从窗户泻入”的月光,发出这“一片光亮显得珍贵”的感慨,孤独感油然而生。古人说:江月年年只相似。何为一片光亮会如此“显得珍贵”呢?因为:“床上的月光\比情人显得重要\穷困的打工仔\不敢奢望物质的爱情”,读到这里,我不禁泪湿了自己,如此平凡而沉静,如此悲壮而让人感慨,未曾谋面的诗人又一次撞击了我的心。
但诗人是平静的,敏锐的感受着生活,却又对生活厚爱,在油然而生的孤独感里厚爱:“床上的月光\纯真的月光\我掀开被子\她温顺的进来\拌我安眠”……
同时,我们看到,在纯真的月光里,一个蓄势待发的诗人,掀开了被子,合着月光,饮着愁绪,睡了。
附:原诗
◎声音
鸟在树上鸣叫
树比楼高
我怀疑声音从楼顶传来
夜深时,飞机从我居住的屋顶飞过
巨大的轰鸣声
显示马达的力大无穷
睡梦中,一万头雄狮在我体内惊醒
一万头雄狮怒吼的声音
你们听不到
他们也听不到
2009年3月6日
◎床上的月光
床上的月光
从窗户泻入
漆黑的屋子
一片光亮显得珍贵
床上的月光
比情人显得重要
穷困的打工仔
不敢奢望物质的爱情
床上的月光
纯真的月光
我掀开被子
她温顺地进来
伴我安眠
2009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