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是一道无法道破的咒语—评丁东亚组诗《幽花一树》

(2008-06-04 15:41:58)
标签:

原创诗评

中国洛阳

余子愚

文化

分类: 原创诗评
                            爱是一道无法道破的咒语
                               ——评丁东亚组诗《幽花一树》

 

                                     文/余子愚

 

  诗人歌德说:“现实生活应该有表现的权利。诗人由日常现实生活触动起来的思想情感都要求表现,而且也应该得到表现。”丁东亚的组诗《幽花一树》恰好能验证歌德的这句话。丁东亚在诗歌《这,万种风情》中写道:“如我/只相信爱是一道无法道破的咒语。”我相信这应该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反映。诗人都是重感情的感性之人,诗歌大多是抒情的诗篇。通读诗人丁东亚的这一组诗歌,我把它们称作爱情的诗篇或赞美诗。
  “三月,桃花已开天色已晚/我们靠近为了片刻的温暖”(《救赎》),在桃花盛开的三月,春天的傍晚,两个相爱的人相互靠近,爱情的滋润,却仅仅是“为了片刻的温暖”,这里诗人是伤感的,其实我一直把诗歌当作是对现实生活的虚构,诗人说,“天色已晚/我们靠近”,那么在天色未晚时,我们是怎么样的呢?答案应该是“没有靠近”;那么和“温暖”相对的应该是“孤独”,“内心冰冷”。跳出诗人的诗句,抛开表面的假象,诗人所过的生活就显现了出来。诗人对爱的追求与信仰使得他感到我们靠近,仅仅是为了片刻的温暖。“在梦里,今夜你别样绚烂/抵达了我心的时间”(《救赎》),这里再一次表明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诗人对“我们”中的“她”是深爱着的,但在大部分时间里只是一个人的孤独,诗人也只是在梦里感受到“抵达了我心的时间”。
  诗人歌德说:“不要说现实生活没有诗意。诗人的本领,正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见的平凡事物中见出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必须由现实生活提供做诗的动机,这就是要表现的要点,也就是诗的真正核心。”丁东亚的诗歌《桃花劫》正是这样的诗歌。他巧妙地将山谷桃花和女子的娇羞脸颊相对,“山谷粉色桃花恰似你娇羞脸颊/我抬头仰望却无力到达”(《桃花劫》)。“我”只能仰望“你娇羞脸颊”如同仰望“山谷粉色桃花”,这样的处理很好,“无力到达”,很有智慧。“我用身体抵触的喧响/在你心口擦出第一绺火花/爱吗?/今夜让我们背对光亮溶入对方”(《桃花劫》),这里我不想作多的解读,“喧响”,“擦出”,“火花”,“背对光亮溶入对方”这几个词语的使用很恰当,很智慧。“你无须把自己弄出声响不要/以我的沉默轻敷你狂热的伤/当我站在低处不能自赎/怎样为你把幸福留驻”(《桃花劫》),“弄出声响”,又是一个很智慧得词,诗人丁东亚将一种现实用闪烁着智慧之光的词语表达出来,很见功力。“当我站在低处不能自赎/怎样为你把幸福留驻”(《桃花劫》),和开头“山谷粉色桃花”相呼应,使整首诗在结构上很完整。
  “我的赞美以你为荣  在春天/你不能撕破夜晚/为迎来黎明而放声痛哭/我们已约定一生/相信我还能持久  以亘古不变成全爱情/若你自行放逐/我会用刀子割破手腕  先你而去”(《放逐》),这首诗出现了“赞美”这个词,赞美诗大多是献给爱人的,而丁东亚却在赞美之外写到了“不能撕破夜晚”,写出了自己的坚持。我曾经把自己的诗歌当作黑夜的诗篇,丁东亚这里也有类似的表现,他沉迷于黑夜,只有在天色暗下来,才能与心爱之人靠近,只有在夜晚,才能与心爱之人背对光亮溶入对方。“黎明”意味着黑夜的结束,意味着离别或放逐。“我们已约定一生/相信我还能持久  以亘古不变成全爱情”,这应该看作是一种承诺。“若你自行放逐/我会用刀子割破手腕先你而去”,一种为爱情而献身的决心显露无遗。诗人蓝蓝说:“诗人把生活中的感情带入诗歌,使它成为另外一种感情。”丁东亚的《放逐》正是他生活中的感情在诗歌中的表现。
  诗人蓝蓝说:“创造出新的词……依我看来,已有的已经足够。每一个词,它的音调,模模糊糊的光亮,它耸动的随时准备飞翔的翅膀,都在期待一个恰到好处的位置,在那里,它显示出最和谐的状态。诗人的任务是从一大堆习惯用法中把它挑选出来,重新组织成一种秩序,与某种摄影方式相同,选择词的用法,更多的是减法而不是加法。”《柔情似水》第一节极具古典韵味,“你双眼紧锁的花语/为桃花的盛开迎来温暖/庭院深处  是谁轻拭残泪/化解了轻烟般墙外惆怨”,这里“紧锁的花语”,“轻拭残泪”,“轻烟般墙外惆怨”等词语被组成一种秩序,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古典意境之中,写出了女子内心的惆怨。“我答应你  要为三月揭开面纱/打开你心口悬挂的铁枷  至于/你用感性点燃的生活/我能否以阐明自身的姿态步入/安眠其中”(《柔情似水》),这是想象力的展现,揭开三月的面纱,打开心口的铁枷,这都是一种虚构,进入一个人的内心,步入“你用感性点燃的生活”,才是一种现实。丁东亚在词语的使用上显示出作为青年诗人少见的成熟和灵活。
  诗人王小妮说:“写诗,我首先希望让人们立刻就感到我的原始冲动和情绪,而这就对诗歌的形式有多方面的要求。总的两个字就是‘自然’”。“我只能在这样的夜晚想你/点一盏清灯/凝望门外满天星辰”(《想你的日子》),丁东亚的诗能够做到清新自然,让你读起来甚至怀疑是不是出自女孩子之手,事实上丁东亚是一位和我同龄的青年男子,这不得不佩服他的思想的清澈和文字的细腻。“我坐着想起的/还有那一段比寂寞更冗长的记忆”(《想你的日子》),爱情的热烈总是在对另一方的思念之中体现,丁东亚在这里很自然让我们领略了他对她的思念,“比寂寞更冗长的记忆”,从眼前的寂寞回到了从前的记忆之中。“我不要把手给你  我怕你突然/从我的手心穿越  闯入灵魂/那时  我只有燃烧起整个身体/才能与你紧紧相融  永远一起”(《想你的日子》),这里丁东亚让我们看出了他内心的原始冲动和情绪,“燃烧起整个身体/与你紧紧相融  永远一起”,令人震撼,令人感动。这种情绪又是爱情的自然表现,相爱的人总是心灵相通,内心相守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种最好的承诺和相守。
  诗人昌耀说:“我的创作基本上分两大块:一个是在艺术上的有益探索;另一个是抒写我的内心世界。”“爱人  我不可将你放置阁楼/在湖面轻荡的柔波里醉入葵花/为逝却的一场爱情召来/四月的别裁/我只能一个人/来来去去  静听浆水扬起的韵声/喊出思念的颤抖”(《内容》),丁东亚的这首诗更多的是抒发他的内心世界,“爱人我不可将你放置楼阁”,表明了他对爱人的一种定位,诗人追求的爱人不是那默立楼阁的女子,因此“我只能一个人/来来去去”,这种心境使得诗人不得不“喊出思念的颤抖”,将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袒露无遗。
  诗人歌德说:“最大的艺术本领在于懂得限制自己的范围,不旁驰博鹜”,丁东亚集中自己的笔墨,写出了对爱的执著和信仰:“我不能望穿黑夜  端坐于黎明/与亘古不变对视于静穆的风/在风中  我点燃残存的香烟/在烟雾的苍老放声悲哭/我无须慰藉  如我/只相信爱是一道无法道破的咒语”(《这,万古风情》),丁东亚用平静的语调叙说了不能望穿黑夜带来的伤感,静穆的风中,点燃残存的香烟,在烟雾的苍老中放歌悲哭,这是一种真实的感情,我也曾有这种绝望,这种伤感,这种放歌悲哭的心痛。“我无须慰藉如我/只相信爱是一道无法道破的咒语”,这种一种执著坚定的信仰,对爱不绝望,不怀疑,相信爱,是一个诗人最好的心态。诗人丁东亚在这组《幽花一树》诗中所表现的集中笔墨,书写爱情正是体现了歌德所言懂得限制自己的范围,不旁驰博鹜,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
  最后希望诗人丁东亚能够有“足够的勇气、恒心和才能,来安安静静地工作下去,争取达到已往作品的那种高度优美”。

                            2008年5月1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