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夜人行吟在路上
——简评余子愚的诗
秋歌
“最古老的职业/与上帝的安排有关/亚当,夏娃见证了黑夜的诞生/我,守夜人这古老的行当/代代相传。”这是余子愚在他的长诗《守夜人之歌》中给自己的定位。这是一位80后的、来自河南洛阳的、自称“愚者”的行吟者。一位虔诚袒露内心情蕴始终坚守自身内在清凉与安静的诗歌写作者,一直行吟在路上。
初读余子愚的诗歌是在《廊桥遗梦》之后。那时我一直沉浸在《廊桥遗梦》的男主人公罗伯特.金凯,这最后的牛仔的零度空间中,似乎已随他从零度空间落下。他要精神的自由空间,要趋近自然,不为现代同化,所以他总是行在乡间的小路上。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一个唯有在梦中执着的人物,一个远游者。而余子愚这位乡间的守夜人的行吟,让我确信这是一个真是的存在。“乡间使我最后的安心地。回到家乡我才可以真正放松自己。可是乡间也有很多不便利的地方。我么要如同对待母亲一样用我们的宽容来对待我们的乡村。”这是余子愚在给我的信中谈到的他的乡土情结。
的确,余子愚的大量诗歌是在写乡村。这也是许多作家写作的栖息地。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早已在他心中定格,并且落下深深的印痕。
“...臻头河,一个奇特的名字/母亲河,对于我余氏先人名副其实/我此刻,站北朝南/看远山,望大河/我此刻,像个古代的帝王/在城楼上检阅我的山河大地/而那山河之间一排排的树木/就是我征战沙场的勇士。”(《二月》)这是愚者作为一位威武的乡村帝王所表达出的对自己足下山河的热爱。“...一只鸟从远方飞来/又一只鸟从这里飞过/我也是一只鸟/在故乡和洛阳之间来回迁徙。”(《三月,无声的音乐或呼喊》)这是愚者作为一只鸟所袒露的对于故土的深深眷恋。做为一个出身于农村的诗歌行吟者,不可能离他的故土咫尺天涯,这一切表达的是那样真诚,那样朴实。
在愚者平淡的诗文中,我却夜体会到了那隐藏于其中的那种刀割般的疼痛。那种疼痛来自看似平静,安然的乡村。余子愚在他的《诗学笔记》中提到:诗歌要在平淡的生活中写出疼痛。在他的诗歌中常出现“麦子”“黑夜”“蓝”“烟”等较为暗淡的意象。他自己解释说,麦子代表乡村,黑夜代表自己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在《三月,无声的音乐或呼喊》中:“我从家乡一路走来/六百里路程/一成不变的是绿色的地毯
/那是麦子,是父亲的希望/是母亲的牵挂/劳作的汗水滴入泥土/我闻到春天泥土气息的芬芳。”出现了
“麦子”“父亲”“母亲”等意象。让我不禁想起了海子,那个麦地里的王子在写诗。秋天深了,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余子愚无疑诗喜欢海子。但他的诗歌又透露出他并不想做海子那样的人。他总是在和自己卑微的现实同甘共苦,执著于微微的生命。
作为一个诗歌的行吟在路上的守夜人,余子愚无疑是喜欢黑夜的。黑夜于他不是众人想象的恐怖黑暗,而是一份宁静,一份清凉,来自乡村。“。。。幸福时光,黑夜神秘的选择/我用文字摞起一座建筑,或者延伸成一条乡间的小路/我们一起和着萤火虫的光歌唱。”(《歌声》)。黑夜于他是安静的,是幸福的。但这份安静臻的绝对吗?安静的背后有是什么呢?愚者透露给我们的这份安静是外在的,正如城里人无法看到乡村背后隐藏的苦难一样。"...土地上不再种植庄稼/高楼混凝土的钢铁森林林立/那里没有我的职业/迁移,向边缘,迁移。。。”。然而市场化的大潮如瘟疫一样席卷了每个角落。村庄的河流不再清澈,村民的淳朴被著上了色彩。“村民们高兴地迎来了修路的工人/一辆辆只有在电视里看到的东西来到乡村/守夜人准备离开了/。。。一旦成为中心,就要抵达新的边缘/。。。乡村的夜晚不再安静/雷鸣声在屋子上空响起/。。。大人们突然袭击/屠夫夜拿起了杀狗的刀/诅咒开始在人流中流行。。。”最终,“善良的人呀/淳朴的人呀/他们驱赶了一个守夜人/他们驱赶了一个好人。”(《守夜人之歌》)。乡村的宁静被打破,帮村民守护黑夜和宁静的守夜人不被人理解。这位时时用敏锐的眼光捕捉村民喜怒哀乐及一切崇高与卑微,伟大与弱小的圣者甚至成了众人批判攻击的对象。这怎能不让人失望?守夜人被驱赶的时刻正是村民迎来喧哗与骚动的时刻。原始的淳朴善良开始参杂进焦虑,怀疑,自私和虚伪。守夜人看透了这一切,他想要以乡村田园生活和古老的宁静为药引去医治这都市文明病,可人们的冷漠与嘲笑让守夜人犹豫了。别人都拼命地涌向上流喧闹丰盛的生活,而这位守夜人,这位愚者依旧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喂马,劈柴。。。他心疼却又无可奈何。他长叹道:“快节奏,慢思维,我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古老的星空/照耀哲人的脑壳/我顶着路灯的光行走/“行走”,我一次又一次想起/沉重的词语,一种动作/恒定的非静止的姿势/“姿势”,我又一次想到/这古老的雕像/凝固的静止的动作/是谁说内心荒芜/我们悲伤/如痛苦的孩子/没有星空,我们能仰望什么?”.(《没有星空,我们能仰望什么》)俨然像一位哲人在深夜叩问自己的灵魂和苍茫大地。他希望永远做一个守夜人,坚守自己内心的那份宁静与清凉,又在都市的浮华中渴望回归本真。快节奏,慢思维,精神超脱的背后却隐藏着无穷的困惑。于是他依旧在徘徊,在行吟。。。他是一位勇敢的守夜人,一位真正的在黑暗里吟唱追寻的精神领袖。
诗人栗子说:把残酷的现实写出来是需要勇气的。余子愚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他总是能在《五十岁的父亲》身上触摸到父母笑容背后隐藏的疼痛的伤疤;他总是《行吟在黑夜里》找寻清纯的童年;他总是在《无光》中追寻黑夜的尾巴。。。唱着一支歌,永不沉默,永不停歇。他是一位真正的歌者,一位王者形象的守夜人行吟在路上。
张秋歌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qiuge198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