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诗学笔记中国洛阳余子愚 |
分类: 诗学笔记 |
诗歌写作究竟是应该虚构还是写实,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人一看到虚构,就以为写诗的那个人是虚伪的。我不这样认为。因为我觉得诗歌是通向心灵自由的道路。没有谁规定诗歌必须写实,一定要像一面镜子那样反映生活的真实。诗歌应该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既要关注生活,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对生活有所“指”。一个写诗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一定有许多束缚,而这种束缚在写作中便可以认为是“放不开”、“不自由”。我认为诗歌正是使这种束缚得以解脱的东西,而这种解脱的方式便是虚构。
现实一点说,我是一个二十一岁的男子,没有交女朋友,当然这样说并不是为了征求女友,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我也写过几首所谓的“情诗”,那么是不是像我这样的单身之人,就不能够写表达爱情的情诗了呢?当然不是。对爱情的追求和咏唱是一个心灵自由之人的必然表现。这里是不计较年龄大小、性别、身份等因素。虚构所起的作用就是穿越世俗的樊笼,使写作诗歌的人以及阅读诗歌的人达到内心的高度自由,而且能够获得对真、善、美的品味与追寻。
我常常在想文字如何来表达有无之间(即是与不是)的关系。比如说一个男子模仿一个女子的口吻写作出来的作品。这一点在小说家当中很普遍,男作家写作以女主人公为第一人称的小说,女作家在小说中虚构身为男子同女人结婚等。虚构可以使作家的写作更加开放,更加随心所欲,能够更好地表现作者对现实世界现实生活的认知,当然,诗歌写作的虚构也是这样。
诗歌写作的虚构最为常见的就是诗人们化身为飞鸟、猫、蚂蚁等动物,或者以儿童、老人、哑巴、盲人等有特质的人,写作他们眼中的世界,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正是虚构的神奇功效。人不可能变为飞鸟、蚂蚁,一个健康的人也不能随时成为哑巴、盲人,只有在诗歌写作的虚构中才能够轻易做到。
我曾经把诗歌定义为虚构加抒情,可是我认为诗歌写作仅有虚构是不够的,还要有写实。表面看来,虚构和写实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的,要么虚构,要么写实,二者不易联系到一起。可是离开了对现实的关注,离开了写实,虚构就会变为虚无,诗歌写作的虚构产生的就不是所谓的诗歌,而是不知所云的文字垃圾了。
诗歌写作的写实是虚构的基础,虚构不是随心所欲,无所不为,虚构不是装神弄鬼,胡言乱语。现实生活有其规则性,诗歌写作的写实要在合理的前提下描写现实生活,反映现实世界,虚构正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夸张变形。有些思想、有些批判的语言通过虚构表达出来对写作者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摆脱“束缚”的方式。
诗歌的写作没有什么神秘之处,离开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离开了写实,诗歌就成了不痛不痒、无病呻吟的垃圾之作。诗歌应该表达出人对现实世界的感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应。离开了写实,虚构无处安身,离开了虚构,一味写实,诗歌就无法高出生活。
现实生活是平淡的,也是丰富多彩的,诗歌是有选择地表现诗歌写作者所认知的某一种现实生活。虚构正是对写实的一种“有选择”。诗歌写作者要时刻关注写实,并在写实的基础上懂得通过虚构这一手段,表达写作者真实的内心,并最终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就是这样。
2007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