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蔡其矫先生于2007年1月3日驾鹤西去,至今已有十多日。作为一个接触诗歌两年有余的青年,我总想着写点什么东西,来为诗歌、为诗人,写下我对老诗人的真诚敬意与深切怀念。
说句实话,我对蔡老的诗歌并不是很熟悉,迄今只拜读过他的十多首诗歌。可是对蔡老的名字我却早已耳闻,而且很钦佩他的才情和诗意。
最早对蔡老的了解是知道他是福建人,建国以前即在延安参加革命活动,诗歌起步比较早,和诗人艾青有过交往。后来又看到他在20世纪70年代与朦胧诗代表诗人舒婷、北岛等人的交往,才知道这位老人真是诗心未老。
好象中国诗歌现在有几个所谓的“诗坛长青树”,可是我觉得好多老诗人都是在重复自己,在他们原有的写作水平上并没有什么提高,也没有好的诗意存在。可是对于蔡老,我十分佩服他那一颗年轻的诗心。诗人的内心自由决定其诗歌写作的自由。蔡老是真正的长青树。他的家乡福建,临近大海,也许蔡老身上真的有海的气质,你看那大海,波涛汹涌的,你能分辨出哪一浪是新,哪一浪是旧吗?可以毫不怀疑地说大海的波浪都是新的。而蔡老,正如这海一样,诗心是新的,而他的诗歌,正如年轻的那样富有感情,具有冲击力,而且水平相对于他早年的诗作,有过之而无不及。
2005年7月,我从河南去海南三亚,第一次乘轮船过琼州海峡,第一次见到海,那一刻,除了激动,还是激动,却说不出一句话,而且对于海,我直到现在,也找不到一个真正恰当的角度去描述我对它的感受。蔡老也正有海一样的特质,他作为一个诗人,你很难将他归类,他执著、勤奋、而且勇于超越自我,在诗歌的道路上用一生来默默前行。这一点,对于中国诗歌而言是一件幸事。
蔡老有一句名言“少女万岁”,我这样理解,也许诗歌在他眼里就是“少女”,“少女万岁”,我斗胆将其理解为“诗歌万岁”,蔡老是无愧于这句话的,他身后留下的诗篇可以证明这一点。
诗人蔡老走了,离开了诗歌,离开了世界,也许,天堂里依旧有他美丽的诗篇。
蔡老,一路走好!
愚者 2007年1月17日 夜于洛阳
前一篇:《金香玉如是说:》
后一篇:冬天来洛阳看雪(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