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资料汇编 |
1。愚者:您第一次创作文学作品是在什么时候?
古城天子:不知道上学时候写的作文算不算哈,这是我突然想到的事情,初中毕业后的几年,有学弟,学妹还经常提起老师在课堂上拿我写的作文做范文读给他们,着实让我骄傲了好一阵子。
创作不敢说,到现在也不敢说自己写的东西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因为我打小就是村里生村里长的,真正接触纯文学作品(诗歌)是在去朋友家溜达的时候,他的哥哥是大学生,在他家里发现了一大摞子书,让我眼前一亮,哈哈都落灰了,我就一边打扫一边翻阅,最吸引我的也是影响我到现在是那本,安徽出的《诗歌报-月刊》,那封面上有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饱含泪水,那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是艾青老爷子写的。
打那开始,我也尝试着写一些分行的文字了,并由此而知道并逐渐看到了《诗刊》《星星》《诗潮》本省的《诗林》等一系列纯诗歌刊物,究其根源是因为我赶上了80年代末期那场热火朝天的诗歌大潮的尾巴,记得当时有数十家民刊小报我与之保持着联系,随手写的可以称做诗歌的小文,也有幸有一大部分得以变成铅字。你问我第一次是什么时候?确切地说那时候经历的与诗歌有关的事情真的让我眼花缭乱,因为你勾了我对往昔无限美好的回忆,让我有些惘然,想说太多了,印象当中,自己写的东西登上官办刊物是在91年,是广西的〈金色年华〉杂志,发了一首小诗,算是分水岭吗?
2。愚者:您从事文学创作的动力是什么?
古城天子:动力?这问题有趣:)因为我务农种地的动力是土里刨食,想让家人吃饱,穿暖,让孩子读好书,不让他和别人家的孩子有差距,虽简单却也务实吧。一个农民又能写出什么好东西呢,更谈不上纯粹的文学创作,我不想用动力来说明问题,因为我写的实在是太肤浅了,只能表达我个人的一些隐秘的思维惯性罢了,凭的是一个爱字,这份爱让我能感觉到自己思想的重负,不是负担,是充实是劳动之余的另类享受,我相信我能坚持,因为是大地的广袤给了我所必要的属于灵魂延续的表达方式,仅此而已。
3。愚者:如何评价自己的文学创作?
古城天子:你愿意听我的梦呓吗?过年我就30岁了,我写的诗你喜欢吗?不喜欢就不喜欢吧,因为任何表达内心情感的文字都不能强加给第二个人,这不需要更多的说词。比如我的孩子很淘气,可我有义务和责任去呵护他,去引领他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就要30岁了,人生又能有几个30年呢,也许到了这个时候就不能用“几”来形容了吧,我现在写的诗你可以不喜欢,但我却可以在有一天或许就是我老的那一天,拿出他们,用唯一的一点力气,把他们罗列在眼前,闹一乐,这一生也就无遗无憾了。(朋友:你可以认为以上是我的自言自语)
4。愚者:您近期有何创作计划?
古城天子:计划我每天都有,但都赶不上我变化的进程,这也许和我的性格有关吧,万事随缘,明天的事情就让我眼前的台灯去见证吧。
5。愚者:如何评价当下的文学环境?
古城天子:这和我没啥大的关系,我春天关心土地的墒情,我夏天关心天气的变化,秋天关心作物的子粒是否饱满,冬天时刻注意粮食的价格走动和行情。文学环境于我如一日三餐,进出随心。
6。愚者:对所谓的“80后”文学现象有何看法?
古城天子:基本定义我知道,但我想不明白,他们很年轻,为什么不专心学业,那可是一生的大事情啊,不十分的付出,能有十分的回报吗?熊与掌真的可以兼得吗?
这种现象任何人和任何团体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引导和挖掘。只要你是文学的赤子。
话又说回来了,无论是80后还是几十后,能写出名堂,能立足根本而不谈生存状况的又有几人呢?我无知?我困惑。。。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