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念鲁迅先生

(2006-11-07 14:10:32)
分类: 原创散文
鲁迅先生于1936年10月不幸辞世,这对于我们中国,我们中华民族而言是一种莫大的损失。对于鲁迅先生,已经有无数大家对他老人家作出了极精辟、极公允的评价,作为后来者,作为一名仰慕他的作品并景仰其人格的青年,在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之际,我斗胆写下一些文字,借以纪念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是一个极其有才华之人,他的小说写作可谓炉火纯青,经典之作《阿Q正传》、《祝福》等,对小说人物、事件以及情节的描写可称无懈可击。只可惜笔者生性愚笨,《阿Q正传》读过十多遍,可至今还未能写出一篇象样的小说出来。
 
鲁迅先生是一个感情充沛之人,其诗“多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正体现了他对亲人的爱心;又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恰好说明他对人民的热爱。爱憎分明是鲁迅先生的一大特点。又如他的一系列写故乡的散文《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如果没有真挚的感情,他绝对写不出具有如此感情的文字。这一点恰好说明鲁迅先生对亲人、对友人、对人民大众都抱有深厚的感情,正是这深厚的感情使他一生三改志向,由学矿务到学医,由学医转而写作文字,正是这种热爱,使鲁迅先生成为近现代的一位伟大的作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先生的伟大在于他的一系列杂文,那犀利的文字,睿智的思想,精辟的论述,是留给我们这些后来者的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鲁迅先生思想的革命性、进步性正体现在他的那些如匕首、刺枪般的杂文中。笔者生也晚,未能赶上鲁迅先生所在的那个时代,但从我所收集到的鲁迅先生杂文集中还可以看出当年他为了辩明真理、启迪人智付出了很多,他站在文艺这个战场上,打响了一场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鲁迅先生的伟大还在于他对自己的强烈自信和自尊。在他生命的晚年,有外国友人和本国人士如宋庆龄等劝告他出国治病,以便将来更好地在斗争中发挥作用。可是鲁迅先生拒绝了,他说“现在的形势需要我,我不能离开。”这正体现了他作为一个革命家的勇气。鲁迅先生临终前,有人要他原谅生前的一些论敌,可这位伟人竟然说:“我一个也不饶恕!”这正体现了他坚持自我观点的自信。
 
鲁迅先生是常为新的,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70年了,岁月漫长,可鲁迅先生的文字依旧在作无声的呐喊;时代虽然改变了,但一些社会、生活以及文学上的问题依然存在,鲁迅先生的大声呼喊依旧停留在我们耳边。
 
鲁迅先生曾言,《狂人日记》仿佛一个被关在铁屋子里的人的呐喊,有言“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是的,在那个时代,鲁迅先生是不自由的,可他还是振臂高呼,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坚持着抗争,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作为文学上的后来者去学习、去坚持。
 
鲁迅先生曾被誉为“民族脊梁”,他去世时,棺木上曾披了三个大字——“民族魂”。是的,这就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民族魂;是的,这就是中华民族真正的民族脊梁。鲁迅先生远去了,70年的岁月丝毫不能改变他厚重、先知般的思想,这正是——昆仑巍峨,长江汤汤;念我迅翁,山高水长。
 
 
2006年10月26日 于 洛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