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吉洪灾制造者
(2010-09-21 14:24:39)
永吉县县城口前镇老街的饭馆老板刘登军永远忘不了7月28日早上那场灾难,那场差点夺走他生命的洪水。
那天早上8时左右,刘登军还试图从一楼快没到胸口的水中把电视机搬到二楼。之前的两个多小时里,他已经把一些东西搬到了二楼,还和店里的一名员工把6个冰箱抬到了一楼餐厅里的桌子上。他本以为,水不会漫过一米多高的桌子。
但随后,大水不仅漫过了一米多高的桌子,而且很快冲上了他本想藏身的二楼。最后,他还是凭借楼上住户用两条床单做成的“绳子”,从窗户攀上三楼,躲过一劫。彼时,三米多高的浪头,裹挟着电冰箱、洗衣机、大个头的衣柜、汽车、肥猪、人,一个接一个地向下游奔去。远处洪水中漂着一个玉米秸垛子,上面坐着四个人,一人怀里还抱着一个小孩,但一个浪头打过来,垛子翻了,上面的人亦没了踪影。
等雨停了,天还灰蒙蒙的。
“妈的,哪来的那么多水?”劫后余生的人们爆出了粗口。
水从哪里来
刘登军早上5点多就接到了朋友小雷的电话,说发洪水了,叫他赶快搬东西。
当时家住永吉县水电新区的小雷正步行到县人民医院上班,但刚出门就发现街上的水已经没过了脚踝。趟着水走到医院门口时,他发现医院门口的一条小河已经被淹没,河上的桥没了踪迹。见势不妙,小雷一边往回跑,一边给刘登军打电话。他知道老街地势低,很容易被淹。打完电话,他就看到一片半米多高的水一波又一波地正从南向北奔腾而来。
与此同时,口前镇镇西村的车永菊也正从城里往家赶。早上4点多,她从家骑着三轮车到口前镇连山桥市场卖菜。一个多小时后,面对越来越深的水,她和同村的一个女孩不敢再继续做生意了,便骑上车,拼足了劲朝着家的方向赶去。离村里还有一里多地的时候,车已经骑不动了。站在村边的西大桥上,水已经没过膝盖。当她们推着车跑过桥后,越来越多的水向北涌去。
镇西村村边的西大桥向北去,便是永吉县政府门前的北大桥。此次洪灾中,北大桥被冲得变了形。无论是西大桥还是北大桥,它们下面的河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五里河。
五里河的源头是距口前镇30公里的位于北大湖镇的中型水库——朝阳水库。往年汛期时,朝阳水库会适量泄洪,洪水顺着五里河进入吉林市的温德河,然后再流入松花江。此次洪灾,主要洪峰就来自五里河方向。
正因为如此,小雷和车永菊以及数十名接受《中国财富》记者采访的口前镇居民均怀疑,“7·28”洪灾的祸首是朝阳水库。他们认为,虽然7月27日晚上8点多永吉就开始下大雨,而且一夜没停,但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就能形成这么大的洪水呢?
口前镇的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着一个说法:7月27日晚八九点钟,永吉普降暴雨,之前未及时泄洪的朝阳水库工作人员见情况危急,便开闸泄洪。但是因为放水冲坏了水库的变压器,闸门关不上了,便任凭大水向口前镇方向流去,才导致口前镇几乎遭遇了灭顶之灾。
8月8日,《中国财富》记者赶到朝阳水库时看到,尽管8月份以来,永吉又连了下几场大雨,但偌大的朝阳水库只有库底有一些水,北面大坝附近甚至已见库底。但水库一名女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朝阳水库一直按规定泄洪,闸门没有坏。
关于朝阳水库的泄洪问题,永吉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给《中国财富》记者的通稿中是如此总结的:
7月28日10时20分,口前出现洪峰,洪峰流量大约是3560立方米/每秒,按朝阳水库汛限库容300万立方米折算,相当于30个朝阳水库的水量,自有水文记录以来从未有过,突破历史极限。大约是1600年一遇。这次降雨超出了人们的预想,超出了现在科技水平的预报能力,超出了各类水利工程的承受能力,也超出了我们的预防能力。
7月28日,因受强降雨影响,朝阳水库水位急剧上涨。26日库容达593万立方米,27日达649万立方米,晚上达652万立方米,28日达757万立方米,到28日10时最大入库流量达到480立方米/秒,为防止水库发生溃坝危险,市防办决定泄洪闸全部开启泄洪,由原80立方米/秒增加到420立方米/秒,拦蓄洪峰60立方米/秒。通过朝阳水库的科学调度极大地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10时20分,水库放流420立方米/秒,到达口前是当日18时,28日13点多口前水位开始下降,错峰时间达8小时,为抗洪抢险赢得了宝贵时间,最大限度地减轻了下游的洪涝灾害。另外,朝阳水库既没放干,也没垮坝。现有库容605万立方米,放流3立方米/秒。
然而,记者通过多方调查得到的却是另一种版本。
朝阳镇朝阳村新立屯是朝阳水库下游离水库最近的村子,两者相距只有2.5公里地。村民们告诉《中国财富》记者,27日下午三四点钟,新立屯开始下雨,黄昏时,村民们发现村前五里河的洪水明显凶猛了,村主任便开始招呼村里身强力壮的村民装沙袋堆到村口。可是水流太大了,不等沙袋放好就被水冲走了。50多岁的赵忠诚告诉记者,他凭着多年经验断定,那时,朝阳水库已经加大了泄洪量。
“28日早上7点多,是水放得最大的时候。”赵忠诚回忆说,当日早上7点多,新立屯段20多米的五里河河面突然拓宽至两三百米,乌泱泱的水像一只咆哮的猛兽,从朝阳水库方向呼啸而来,淹没了庄稼,冲坏了村前的大桥和村口的房屋,村里每家积水均达半米多。直到下午,水流才慢慢减小。水慢慢退去后,村民赵明还在村里捡了一条51斤的大鱼。“要不是朝阳水库泄的洪,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鱼呢?”
对于朝阳水库的泄洪问题,永吉县水利局局长王永才接受《中国财富》记者采访时认为,那是“科学合理的调控”。王永才介绍,五里河洪峰出现在口前镇为7月28日10时,而朝阳水库第一次泄洪的洪峰于当日18时才到达口前镇,错峰时间达8个小时。所以,老百姓认为口前洪灾是朝阳水库泄洪不当导致的,完全是猜测。
王永才说,之所以口前出现洪灾,最主要还是因为“雨下得太大了,谁都没办法”。另外,永吉县有上近百座小水库、上千座池塘、坝塘,这次洪灾中大部分都被冲坏、冲毁,也加重了这次洪灾的破坏能力。
小水库大隐患
永吉县水利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永吉境内汇集了饮马河、五里河等大小河流50多条,全县有蓄水工程536座,大型蓄水池工程1座,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87座,水面面积5733.1公顷。
上述本是一组值得骄傲的数据,可是经过2010年夏天的洪灾之后,王永才说,政府不得不正视小水库存在的问题了。
永吉县的小型水库大多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限于当时技术、经济条件,建设标准较低,加上投入运行后缺少管护经费等原因,大量水库老化失修,病险严重,安全隐患突出。
“永吉县的大型水库省里管,中型水库市里管,只有12座小一型水库归县水利局管,小二型水库则由乡镇政府管理或私人承包了。”王永才告诉记者,绝大多数小水库年久失修,存在设计落后、管理混乱、资金短缺等问题,特别是不归永吉县水利局管理的65座小一型水库和全县境内的上千座水池、坝塘,普遍存在隐患,以至于本来是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小水库,一旦遭遇暴雨就纷纷倒戈,成了洪灾的帮凶。
更令人头痛的是,汛期来临时,小型水库并不归水利部门调度。永吉县委宣传部给记者的通稿中,一段行文讲述了吉林省政府秘书长到永吉县万昌镇查灾的经历:“省政府秘书长到万昌镇查看灾情,命令排涝站提闸放水,排涝站工作人员执意不肯,说找不到摇把,后经做工作终于把闸门提起来一个,堤外水流急速流入石头门库区。”通稿说:“这已充分说明万昌镇造成的内涝是人为的,石头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实际上,永吉很多小水库管理权分散在乡镇一级,或者直接归村里管。水库承包给谁,汛期什么时候放水,全由各自的管理者说了算。
《中国财富》记者调查发现,今年夏季雨水较多,小水库本应及时泄洪,但永吉县的很多小水库承包了给私人养殖,泄洪可能会造成一些损失。为了个人利益,很多小水库没有按照常规泄洪。另外,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管理责任不明确,亦令先天不足的小水库更加雪上加霜。
位于口前镇蓝旗村的蓝旗水库是一座小二型水库,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虽然村民们每逢干旱总会用水泵从水库抽水浇田,但他们至今不知道水库究竟归谁管理。
8月9日,《中国财富》记者发现,此座看起来颇有规模的水库因西大坝被冲开了一个40多米的大口子而见了底。
村民王春江说,7月28日决口之前,蓝旗水库的水就已经“很多了”,西面大坝不到一米就能到大坝顶,而大堤的下面就是有几百户村民的蓝旗村。尽管如此,蓝旗水库没人放水、泄洪。
村民刘大爷告诉记者,蓝旗水库修建时就设计得不太合理,溢洪道比大坝还高,水位已经过了溢洪线,溢洪道却没有起到任何溢洪的作用。7月27日,天降暴雨。7月28日一大早,雨水已经漫过蓝旗水库,西大堤不堪压力被冲出了一个40多米宽的大口子。水顺势而下,冲毁冲坏十几家民居,上千亩玉米被水冲得七倒八歪、连根拔起。王春江家的所有家具、家电、粮食、牲畜,甚至手扶拖拉机均被冲走。最后,洪水进入不远处的五里河,成为“7·28”洪峰的一个组成部分。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蓝旗水库的溢洪道直到大堤决口都没溢水。当地村民笑称,溢洪道比大坝修得还结实。
位于朝阳镇香水河村的香水河水库也是在此次洪灾中决口的。前两年,养殖户刘宏伟以每年3万元的价格承包了香水河水库,用来冬天养青蛙,但提闸放水等工作却由村干部李军负责。村民们称,7月份后的几场雨几乎灌满了水库,但李军没有及时放水,直到7月28日早上,洪水漫过大坝并冲出了三道小口之后,李军才提开闸门。由于闸门提得太高,导致水流过大,闸门提开的一瞬间,水向着泄洪槽冲去。水泥做的泄洪槽一下子被冲开,水库附近的一条路被冲出了一个四五米深的大坑,顺着洪水奔去的方向,庄稼和房屋全遭了殃。最后,香水河水库溢出的水亦并入了五里河。
对于村民的说法,李军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他从7月27日下雨时就守在水库旁,生怕出事。他开闸开得很及时,不存在过错,只是雨太大,水库才承受不了的。
60岁的林君宝曾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承包过香水河水库十八年。十八年里,曾多次遇到特大暴雨,但暴雨来临他就提前放空了水库,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林君宝说,如果香水河水库提前放空,做好防洪准备,下游百姓不至于被害得这么惨。他对村里“谁给钱多就把水库包给谁,而不找有管理经验的人治理”的做法很不认同。
永吉“7·28”洪灾中,小屯水库、洪峰水库、玉关水库、鞍山水库均出现了溃坝、决口等情况。上述水库均存在蓄、引、提水工程设施老化,工程配套设施不全,水库监管责任不明确等问题。
失效的预警机制
永吉县提供给《中国财富》记者的新闻通稿显示,此次洪灾中,截至8月6日,全县损坏房屋18713户、39人遇难、3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66.7亿元。
“如果有预报,会少损失多少?”“如果早做好防范工作,会少损失多少?”口前镇受灾群众一再追问。
“7·28”洪灾发生七天后的8月4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束庆鹏通过中国政府网表示,目前我国洪水预报整体技术水平已跻身世界比较先进水平的行列,水文情报预报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领先地位,洪水预报的准确率已达90%以上。那么,吉林市水文部门为何没有预测到此次洪水呢?
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吉林市分局水情科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财富》记者,他们做的工作是关注水情的最新状况并积极上报,根据水情对防汛的预案,对何时、何地开闸放水给出建议。他们的本职工作已经做到位,别的不想再多说。
此前,该局王姓书记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称,对于口前镇的水情,他们进行了上报,但建议是否会被采纳,则不由他们决定。
但永吉县很多民众最感气愤的是,连朝阳水库开闸泄洪他们都没得到通知。
朝阳水库下游的朝阳村新立屯、白马夫村、口前镇镇西村等村民均没有接到任何有关朝阳水库泄洪的通知。“要是有人通知,还能淹成这样吗?”朝阳村新立屯村民刘金华指着家里被水泡得变形的家具说。
和老街、站前街、火车站等“主灾区”不同,口前镇东南面附近的洪水则来自跟前的四间河。7月28日早上,四间河上游的洪峰水库“打炮”,洪水很快顺着四间河向地势较低的口前镇奔来。此时,四间河桥与口桦公路交会处两栋被居民称为“水上房”的商业楼拦截了大量的玉米秆和树枝,形成巨大的拦截面,不仅桥面被冲断,而且导致洪水改变流向,直接上岸,把岸边的道路冲刷开一道口子,然后冲进商户的房里。商户们说,政府如果早能发现水上房的隐患,及早拆除的话,洪灾的危害不会这么大。另外,一个老居民告诉记者,这跟四间河多年没有清淤,河道越来越浅也有关系。
《中国财富》记者就上述采访调查结果向永吉县委宣传部核实,并提出“永吉‘7·28’洪灾中,政府为何没有做好通报、预警,是否该承担一定责任”的疑问时,县委宣传部一位李姓副部长说:“通稿上没写的,记者都不用写。国家水利部调查结果是,洪灾主要原因是因为山洪。记者如果乱写,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责任编辑 李国生)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