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深圳(二)——在深圳大剧院看廖昌永现场演唱

分类: 漫步深圳 |
演出现场是不容许拍照的哦,这是休息时偷偷拍的也算是违例了,希望大家不要学样啰。
廖昌永一直是我喜爱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崇拜的一位歌唱演员,我喜欢听他歌唱,看他在台上那朴实的台风。在我还没有网络的时候,我会把他唱过的歌曲一网打尽,放在我的收藏夹里留着慢慢欣赏。后来我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比如说廖昌永是目前活跃于世界歌剧舞台的极少数杰出的亚裔歌唱家之一,比如说1996至1997年间,廖昌永在一年内连续三次分别获得法国第41届图鲁兹国际声乐比赛、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的第一名,使世界乐坛为之震惊。但更能打动我心的还是他的奋斗历程,比如说,他的出身,典型的中国农民家庭,七岁丧父,靠三个姐姐资助上学;比如说他的憋倔劲,一个月学会英语,通过看人家的博物馆学会法语和意大利语还获得演唱第一名;比如说他的倒霉和幸运,因为穷在音乐学院时他曾被丢钱的人诬陷为小偷受到不公平待遇,但又有幸得以师从男高音歌唱家罗魏和声乐教育名家周小燕的门下……
我每到生命一个新的阶段就会去为自己寻找一个偶像把它作为精神领袖,使自己不至于因心灵空虚而对生命产生了绝望。但在中国,很多大众偶像是经不起近距离接触的,象敬一丹,圈子里的人都叫她敬大姐,我也很敬佩她,不时的会在同事亲戚朋友面前为她做点宣传。可是有一次敬到我们单位签名售书的作派却让人大跌眼镜。本来讲好了早上八点到的,我们早饭都没去吃一直在那等,结果差不多到九点才来,来了以后不仅没有一点歉意还满脸的不耐烦样,在售书时,也只在书上签个名连个日期都没有,轮到我的时候我提出是不是给签个日期,她犹豫了一下,这时一个什么人对这她耳语了几句便不理我们了。为了泄愤,此后我不仅没看她的这本书连她的电视节目都不看了;以写四人帮和名人传记出名的作家叶永烈我也见过,甚至还单独和他在一个空间近距离相处过,本来我想和他讨教一些对中国的文学问题的看法,但他的冷淡使我没有了谈话的兴趣。我明白了,中国的名人包括演艺界、文学界、政治学家都不是给民众释疑解惑的,他们已经没有了做人的魅力,只是把职业当作一个为个人谋取名誉地位和晋级的阶梯罢了,所以中国现在只有名人而没有大家,只有大款而没有大师。大家争当名人的目的只有一个——抬高身价。
演出八点正式开始,一曲《费加罗的婚礼》揭开了演出的序幕,紧接着三人依次出场,当看到廖昌永时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响起了掌声。廖昌永,一个从四川郫县一个以生产豆瓣酱出名的地方走出来的虽个子不高但却足以可称为汉子的世界级歌唱家,他的成功带给了我们太多的震撼,我想很多人可能都和我一样是冲着廖来的。在演唱的三个人当中,魏松是男高音,廖昌永男中音,沈洋男低音。三人演唱的是前苏联的一首名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三个不同音阶的演唱,相得益彰精彩无比,无疑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然后分别由沈洋演唱《思乡》等两首,由魏松演唱《重归苏莲托》等两首,再下面廖昌永演唱了他的拿手曲目《快给大忙人让路》和<</span>绒花》。自然又是一次次掌声响起。在这个舞台上,廖昌永仿佛就是一个核心,当三个人一起上台演唱时,廖会为身边的同行投以或赞美或鼓励的眼神,当他单独演唱完一曲,他会向下一位演唱者做一个热情的手势。
演唱分上下场,当上半场演出快结束时有一个群众献花安排,这献花也很有意思,几个群众手捧鲜花依次上台,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大捧献花,她献给了廖昌永,其次的小一点献给了魏松,走在最后的手上只拿了一朵花,“难道只献给刘洋一朵花?”我在想,“这会使人家很难堪的”。不料刘洋连得这一朵花的福分都没有,那个人把这朵花也给了廖昌永,善解人意的廖昌永立即把这朵花给了刘洋,刘洋笑笑,群众嘛你还能咋的。其实刘洋也是世界级大赛的金奖获得者,只不过还没被国人认识罢了。
中场休息后,下半场演出继续开始,演唱会历经两个小时,最后在三重唱《今夜无人入睡》的乐曲中结束,这也许是要让我铭记一生的两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