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ongbao格格
longbao格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97
  • 关注人气: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到柏林——访德散记(一)

(2012-03-15 15:56:36)
标签:

高楼大厦少

行人少

森林覆盖

时差

杂谈

分类: 旅游篇/访De散记

 523日,德国驻华大使馆公使柯华特先生等使馆官员在北京皇家大酒店举行了热情而简短的欢送告别仪式后,我们即赴首都国际机场。上午1030分,代表团乘坐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907波音767航班,沐浴着首都灿烂的阳光徐徐起飞。听客机上的波音小姐介绍,我们将途经蒙古、捷克、俄罗斯、波兰等国家,航程8000多公里直达柏林。由于6个小时的时差,波音767连续飞行了10个小时,北京时间应该是晚上830分,夜幕早已降临,而柏林城依然晴空万里,车水马龙,正是当地时间下午230分。我正是带着6个小时时差的不适与困惑,带着对德国陌生城市柏林的向往与期盼,随着客机平稳的降落在柏林的雪内费尔德机场。伴着空中小姐一声声热情的道别,我们很快办妥了团体入境手续。抵达欧洲和世界著名的城市——柏林。

   柏林是一座不断变革的城市,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分割东柏林和西柏林的“柏林墙”,使这座美丽的城市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柏林市的市长爱伯哈特.迪普根先生说,他的这座城市是一个既不易让人理解,常常也令人很难解释的城市。确实几乎没有一个地方能像柏林那样将这个国际的历史清晰地反映在她的市容和日常生活之中。历史上的二战就在柏林留下了很深的痕迹。昨天,分裂的柏林还是两大阵营矛盾的象征,今天却已是统一的加工中心,明天,她还将按照德意志联邦议会的决定,成为联邦继波恩以后的新的首都……

   不管你如何想象和评价柏林,柏林市已经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迈出机场的大门,基金会的大巴已在停机场等候,前来接站的有在台湾学过中文的凯斯琳小姐和李定一先生。李先生是德方为我们团聘请的翻译,他已经连续十几年为这个团提供服务。他的中文很棒,德文也不错。因为他的母亲是德国人,父亲是中国人,在昆明读了初中才去德国的。

   在机场驶往基金会公寓的途中,我们贪婪的饱览着眼前的柏林。一周以后的一次自助午餐上,德国教授盖茨先生曾问我,你第一次到柏林,最出乎意料的是什么?我回答说:我坐在机场出来的大巴上得到的第一印象,有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柏林市的建筑极少有高楼大厦,一般莫过五、六层,这些建筑大多绿荫环绕,座落有致,似乎不是我们赴德之前印象中的所谓欧洲大城市。而盖茨先生笑着回答说,为什么你们认为大城市一定是高楼大厦呢?我们以为高楼大厦不一定就是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大城市也不一定就非要高楼大厦。当时我并没有马上点头称是,心想这个问题还可以研讨研讨。二是没想到柏林街头的行人这么少。从机场到公寓金40分钟的行程中,除了看见各种型号的大中小汽车和极少的自行车外,很少看到行人,即使是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商业中心,人也绝对很少。我们几乎异口同声的向陪同的先生小姐问柏林人都到哪去了?后来才知道,柏林的人口本来就很少,所谓特大城市,人口不过350万,分为23个区,8个相邻的市郊县人口就占了100万。柏林市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幽静和宽松。三是没想到柏林市的森林覆盖收益面积那么大。一进城,道路两旁都是大片大片的森林,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都是成片草地连接着,再加上花丛,包括家家户户住宅阳台上各种各样的花,整个柏林市看上去就像一个大公园。我们印象中的城市,大多是绿化搞得好,树栽得多,有一些点缀的花,可柏林周围不仅是人工种植的树,许多是保护的很好的森林和绿地。柏林的冬天较长,我们去时已是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郁郁葱葱,现代化的繁荣与原始的自然浑为一体,显得是那样的和谐与舒适。

  晚上,我们下榻在基金会公共关系总部的公寓。虽是内部招待所性质,但不亚于我们的三星级宾馆。这一天,我们几乎是昼夜连轴转,由于时差把两地的白天加在一起,这一天我们竟然吃了五餐饭。当地的时间凌晨一点,家乡的人们已经快上班了,可我们才就寝休息。

  李水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