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知青变形记》

标签:
杂谈 |
此变形跟卡夫卡的《变形记》一点关系都没有。中国最重要的诗人及小说家之一韩东的《知青变形记》原名《日》。
来自大城市的中学毕业生罗晓飞一夜之间成了知青,故事一开始就描写一头叫闺女的牛,后来为争取回城积极表现并跟自己喜欢的女知青套近乎,罗晓飞要求饲养这头生产队唯一的耕牛。后来“闺女”因病趴窝,罗晓飞因此而卷入一个充满谎言和报复的政治旋涡,跌入了恐怖的深渊。然而,命运在极其偶然中出现转机——村里一对农民兄弟争吵打架,致使哥哥误杀了弟弟。村民们为保哥哥脱罪,集体决定让知青罗晓飞来冒顶弟弟的身份。于是瞬间一个人变成了另一个人,罗晓飞变成了范为国,知青变成了原住农民,罗同时也接收了范为国的一切—包 括老婆孩子房子和所有的亲戚与乡亲。韩东像台摄像机一样精确地描写了知青及农村的生活,在极真实的细节中透着超现实的噩梦。(同时他作为一个小说家的技术 在我看书时也像是一种噩梦。那就是,这简直不是人写出来的)。在他轻松地描写罗晓飞等几个知青是如何假设自己可以跟牛性交之后,我已经开始感觉自己不知不 觉中早已进入了这个匪夷所思的孤独而又脉脉温情的恐怖故事, 并已无法脱身。这是从未有过的一种阅读体验,诗人韩 东,曾经很多年只写短篇小说的作家韩东,在《知情变形记》里让各种信息、技术、观念跨界混合深埋在一个非常好看的故事里,文字的表面细密、有力而朴素,叙 述气场稳定,不露痕迹地制造了一个文学的奇迹,一个暴力时代的传奇人生。
《知青变形记》就是那种我一直期待会在中国出现的畅销书,一种高度智慧的写作,一个好看的谁都看得懂的故事。
对于我来说,知青的历史就像是唐朝的历史。《知青变形记》是一种学习,对于那段历史,人性,更是对于文学和写作的一种学习。现在这个时代大部分的人对自己的内心已经不再好奇了,连出版商都快要忘了什么是文学,所以我推荐所有的读者去看《知青变形记》!
《知青变形记》推荐语:
作为小说家的韩东和作为诗人的韩东是一脉相承的,他以特有的方式改变了中国当代小说的景观。——北岛(诗人、作家)
韩东的小说告诉我们,生活里的平庸比我们知道的还平庸,生活里的诗意比我们能感受到的还诗意。韩东洞悉那些显而易见却不被我们发现的事情,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不动声色却最惊心动魄的讲述者。——贾樟柯(导演)
韩东也许就是中国版的雷蒙·卡佛,以其敏感掌控文字触觉,温和与锐利交集,直抵世态人心。——苏童(小说家)
这是一部伟大的小说。我以一个曾经的知青作证——它写出了许许多多知青深埋在心底里的感受。我以一个曾经的小说家起誓——它是部杰作;这样一本小书将与它所记述的历史一道,被人们长久铭记。
——马原(作家)
韩东的第4部长篇,第3次回到下放生活,历时2年写竞,其中1定有你非读不可的理由!——朱文(作家、导演)
很神奇,怪异的小说,看着看着就觉得也许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年轻朋友看这本书比《鬼吹灯》好,更惊竦,就怕看不懂。——洪晃(作家,出版人)
这简直不是人写出来的!因为你读着读着突然发现自己已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已无法脱身。——棉棉(作家)
我那么喜欢《知青变形记》,这是一本非常有魔力的书,各方面写得都非常棒,作者自己想必是知道这一点的。——Nicky Harman(汉学家、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翻译学教师)
《知青变形记》里既有熟悉的韩东——极冷静地说出极荒诞之事;也有新鲜的韩东——这一回的故事性称得上惊心动魄。——尹丽川(诗人、导演)
一个小人物通过顶替他人而成为时代的牺牲品。每代人的青春都有自己的不幸,而他们(知青)似乎特别的不幸。——老狼(歌手、音乐人)
韩东一直是我非常推崇的当代作家,他用幽默的汉语和劳模一样的写作,为我们讲述了最纠结扭曲,也最荒唐的具有人性深度的《知青变形记》。
——刘春(凤凰卫视中文台执行台长)
罗晓飞荒诞的人生经历让人扼腕悲叹。我以为当年的知青生活已渐行渐远,没想一部《知青变形记》又让它们扑面而来!过瘾!
——楚尘(出版人)
你想知道那个年代知青生活的骇人面貌,当读韩东的《知青变形记》。这是一本重写历史的小说佳作,一本激荡心神的好书。
——陈寅(《深圳特区报》总编辑)
韩东以他惯有的惊人耐心叙述了一个罕见的故事,用冷峻而温情的双重笔调讲述了一个知青无可选择的离奇遭遇。
——吴亮(评论家、《上海文化》主编)
以前我只读王小波,王小波死了以后只读韩东,《知青变形记》尤其令我满足。
——何多苓(艺术家)
这是一本和知青生活的宏大相匹配的小说,现实中我们知青的遭遇有的比罗晓飞还要凄惨,但没有他那么曲折,回味无穷。
——方世德(前知青,工会干事。)
看了开头一段——我起得早,喜欢在黎明时坐在马桶上看各种开头,后来就放不下了。中国式白描,比卡夫卡写得好看。
——于坚(诗人、作家)
我没有经过那个时代,读《知青变形记》就像是一次探险,醒后才知道是一个恐怖的梦。
——彦颉(知青子女,媒体从业人员。)
我有个想法,以后有机会把《知青变形记》的高潮部分唱出来!
——小河(“美好药店”乐队主唱)
记者写报道,却参与谎言,作家写小说,却接近真实。所有的故事都是“变形记”啊!
——苗炜(《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一个知青跨越生死的非凡故事,饱含了民族的伤痛和人生的苍凉。最荒谬也最真实,令人震撼!
——朱燕玲(《花城》副主编)
读《知青变形记》,我想到的不仅是知青,也不仅是那个变了形的年代,还包括现在我们变成了什么,以及将要怎么变?——丁当(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
这是我转型期的长篇。我的目标是雅俗共赏,在这一部小说里做到了。自然这不是向俗的妥协,而是雅的扎根和运用。敢于低贱,使小说成为活色生香的存在,别开生
面,通过写作这本书我是尝到甜头了。小说的生命力就在于某种结合和交融,天与地,形而上和下里巴人,精粹的文词和卑贱的人生烂命……
——韩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