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见》(almost Buddist)读书笔记(一)

(2007-12-27 11:47:20)
标签:

杂谈

佛教基本上是非神论的—佛教徒并不相信有个全能之神独裁地控制着一切。
 佛教徒也尊崇僧众的概念和佛法、佛陀本身一样重要。
 
在这个世纪当中,追求物质的强大力量,已经让这种出家众的身影变得稀少了。能维护实际支持并供养出家众的传统,会带来世界的和谐。珍视这种系统,本身就是和谐的行为。
 
3 虽然它既非宗教也非神学,却很难让它听起来不理论化或不宗教化。
 
4 许多人误以为佛陀是佛教的“神”,甚至在一般认为的佛教国家,如韩国,日本,不丹等,对佛陀和佛教都有这种神化的看法。难怪局外人会认为佛教徒就是追随这位外在的、称为佛陀的人。然而佛陀本人曾说,我们不应该崇拜个人,而应崇拜此人所教导的智慧。有许多人也同样先入为主,认为转世、业报是佛教最重要的信念。另外还有许多这类粗略的误解。举例而言,藏传佛教有时被称为“喇嘛教”,而禅宗在某些状况下甚至被认为不是佛教。有些略懂一点却还是被误导的人,会用诸如“空性”或“涅槃”等字眼。却不了解其真义。
 
5 如果一个人接受下列四项真理,他就是佛教徒: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
  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
  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静)
 
四法印的意旨,原本就是要让人直接了解,而非隐喻或神秘性的。然而法印也不是教令或圣诫。稍作思维,也许大家就能看出来,其中没有任何道德性或仪式性的内容,也没有提到善或恶的行为。它们是根据智慧而来的实际真理,而佛教徒最关注的就是智慧。道德和伦理是次要的,偶尔抽一两口烟活有一点风流韵事,不表示你就不能成为佛教徒。但这并不是我们就被容许去做邪恶或不道德的事。
 
献给印度王子—净饭王之子
若不是因为他
至今我还不明了我是一个漂泊的人。
 
   摘自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正见》(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