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又到“五一”了,“人满为患”的假日旅游,接下来,依旧会在全国各地卖力表演!
坐下来想一想:咱还是做个“懒人”吧!过“五一”,咱哪儿都不想去!“中国式旅游”其实很遭罪!
一提“旅游”这档子事儿,自然让你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了假日里的“人山人海”:无论你身处哪个城市哪个热门景点,这样的光景几乎是全国一个样儿!人们好像是都约好了要一起出门似的齐刷刷地跑过来,各式各样的着装,各种各样的幸福表情,千奇百怪的摆拍造型。如果再遭遇个高温或者是阴雨天,我看你又能保持多久这样的好心情?看的,不是山;听来的,不全是水。乌压压一大片除了喧闹的背影就是拥挤攒动的人头儿和万千的脚后跟儿!此宗罪叫作“闹心”,这样的旅游让人难以放轻松,如此的“遭罪感”也让浓郁的假日氛围大打折扣!
事实上,过度消费的假日经济也让诸多的旅游景点和热门城市变得苦不堪言。由于受接待能力、基础服务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一些“负累”的景点假日更是难得消停:比如云南元阳梯田景区的随处垃圾,内蒙古“那达慕”景区的草原俨然成了个天然的停车场,再譬如那些效仿文人先哲“**到此一游”蹩脚题字,甚至是从西子湖畔、卢浮宫到近期香港时有发生的层出不穷的“洗脚”“随地便溺”不文明行为。究其成因,除了哀叹国民素质亟待普遍提高,不能适时跟进的景区管理缺位也是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如此多的“煞风景”,又怎让你在旅途中愉快起来呢?
再一点,就是“中国式的旅游”过场简直就是走马灯。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方式永远都不属“慢生活”。它让旅游失去了原本消遣赏心的意义!用短短三天的时间去旅游三两个城市或者是多个景点,即便你紧追慢赶地跟着导游走,到头来也免不了在晃动的大巴上“听景,人家把能压缩的时间都给你打包完成了!“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说的一点都不过!再加上景区越来越严重无节制的“商业化”,难道你就没发现吗?现在,好多名寺古刹的佛祖都动“凡心”了。假冒的高僧开过光的物件也不灵验,热情的导游最喜欢把你往纪念品市场里拉,还有那些巧立名目让你永远也捐不完的香火钱,如此这般的”情感泛滥“,你哪是在旅游呀!
听说,节假高速公路又开始免费了。没错!那就让别人尽情得瑟去吧!
闲暇下来好时光,可以听听音乐、读读书什么的;可以狠狠地恶补平时上班所亏欠的,美美地睡上一大觉;或者是呼朋引伴牵着爱人去看场爱情电影。
惬意的事情有很多!这些,不都很美好吗?
假日旅哪门子“游”,咱还是消停些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