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听本土音乐人曹松的《指甲花》,最感动的却在第一个音符。
很喜欢这种悠悠扬扬的口琴声,它总是把人的思想从游离状态的最远处悄然拉近。就好像游子的脚步渐近故乡,却又有瞬间的思绪空白:从喧嚣虚无到真切,从繁杂到清清澈澈的简单!音乐的处理方式纯净、简单,但又给你足够的想象的空间。
假如说用“口琴加吉他”的配器方式来完成歌曲的前奏部分,是为了营造一种淡淡怀想、追忆往昔的甜美。那么,后面呈现的完美女声就是另一种精彩。路阿花的声音有着极高的辨识度,磁性的声线略略暗哑,她的中音比《中国好声音》汪峰组的碧夏更有味道!反复倾听,我倒觉得她不经修饰起来的原音更入耳。
圈点曹松,我更愿赞一下他的木公杂弹主创团队。那是一群坚持梦想执着默默前行的人们,他们关注音乐的目光多于网络的新鲜:这首《指甲花》 朴素、自然,总让人对童年、青春过往多出种种回味,或者,这样的心情之于他们,也是在见证另一种心情成长!音乐里,不言沧桑的曹松的低沉、笃定,让这种“成人的想念”和“对宁默中故乡的念念不忘”变得增色不少。
《指甲花》不同时下流行的“小清新”,单单从歌词创作角度来谈,笔者更宁愿相信词作者张军瑜完成它是极其自然:完完全全的情感流露,自自然然的朴素表达,不说怀念,儿时欢喜的场景沥沥在目;不说感伤,成长的印记一路跌跌撞撞......我想把最美的留在身边,也不让岁月再水瘦山寒!简简单单心事,转瞬之间却被琴瑟撩拨的神情飞扬。
不可否认,《指甲花》是一首堪称本土“追忆童年过往,见证一路成长”的原创经典!为了体现完美,她的尾歌部分又混录进了一段可爱童音。这样,我的疑惑也就来了,事实上,既然我们已经习惯怀念,习惯看都市景象湮没的朴素表达,那再要上这样的童声元素,真的有太多的意义吗?与其那样,倒不如来几句不远处孩童们清清爽爽的笑声更干脆!
一家之言,权作交流。力顶难得的本土原创好音乐,只因为,《指甲花》给我的感动,总能轻易直抵心事最柔软的那一层 。
推荐试听:“木公杂弹”试听页面
加载中,请稍候......